随着北京市创新完善养老服务模式试点(以下简称“创新试点”)工作即将满月,11月8日,创新试点的各项成果数据进行了集中发布。作为试点街道,家住西城区广内街道的老人们在最近一个月体验到了助餐、助洁、理发、居家照护等别样的居家养老服务。据悉,本次创新试点从养老服务供给侧改革入手,旨在推动实现机构养老向居家社区机构养老协调发展转型,除基础养老服务外,还可根据老年人的不同需求提供近100项服务项目。下一步,创新试点将扩大街道范围,落地“高校大院”“回天地区”等区域。同时,市民政局也将会同相关部门研究制定居家养老照护支持政策,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资料图片)

养老护理员走进老人家中

有着长期家庭护理需要的刘阿姨,最近开始找起了保姆。但和设想中不同的是,这次刘阿姨找到的不是保姆,而是一位专业的养老护理员。“我看电视的时候看见了新闻,发现我们社区是北京的养老试点,正好我有护理需求,就在居委会的帮助下联系了北京康养集团的养老管家,他们派工作人员评估了我家里的情况,选派了合适的养老护理员过来。”刘阿姨告诉北京商报记者。

据悉,刘阿姨所在的西城区广安门内街道在今年10月被确定为北京市创新完善养老服务模式试点。试点内的老年人可享受到老年助餐、助洁、理发、居家照护等服务。刘阿姨家的养老护理员,也正是试点服务项目之一。

“我和老伴都快70岁了,自从老伴2019年脑出血后,就开始处于半自理状态,长期需要有人照顾。我的年龄也越来越大,照顾起来力不从心。”刘阿姨说道,“养老护理员帮了我的忙,我还是挺满意的。”据刘阿姨介绍,养老护理员来到家里后,不仅能照顾老伴的饮食起居,还能做一些医疗保健的护理。“比如给他泡脚揉脚,服务到位,老伴也很高兴。”

值得一提的是,在护理老人这件事上更为专业的养老护理员,价格却没有那么昂贵。“之前找保姆住家的时候,每个月差不多5500元,现在是养老护理员住家,每个月6000元。”刘阿姨说道。

居家照护老年人,仅是创新试点的基础服务之一。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根据老年人身体状况、收入水平、服务需求等,广安门内街道试点制定了一份包含七大类98个小项的服务清单,涵盖生活照护、基础照护、康复服务、养老助餐等方面。

创新试点扩大酝酿中

“试点落地后,我们组建了一支由养老管家、护理员、志愿者构成的专业化养老服务队伍。”据北京康养集团副总经理张硕介绍,创新试点由北京康养集团负责运营。一个月以来,集团在试点属地街道开展了20余场社区推广活动,通过免费理发、特价修脚、试尝老年餐、派发宣传单等营销手段,吸引体验服务老人200余人次、注册小程序500人。

着重从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入手,是此次创新试点的不同之处。从目前试点一个月的运用情况来看,助餐、助洁、上门修脚、理发等服务是老年人最普遍需求的服务项目。“下一步我们将推出更多的老年试用产品和免费体验服务。”张硕表示。

据北京市委社会工委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不只广安门内街道,北京还将继续开拓创新试点。“下一步准备在朝阳区的城乡接合部、海淀区高知高龄集中的‘高校大院’区域,以及人口密度大的‘回天地区’,通过依托既有养老服务设施或者建设居家养老服务示范中心等方式,继续落地创新试点。”

张硕也表示,未来将逐步扩大服务市场覆盖面。以市中心城区为重点,逐步向西城区其他街道及全市推广复制,力争2023年覆盖至10-15个街道。

将推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让机构养老向居家社区机构养老协调发展转型,让专业化、品质化的机构养老服务走进寻常百姓家,这是此次创新试点的初衷和思路。据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民政局还将强化支持政策供给。

“我们将会同人力社保、卫生健康、医保等相关部门,从研究制定居家养老照护支持政策、加快建立统一的养老服务‘时间银行’制度、完善养老护理职业发展体系、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四个方面发力,强化对创新试点工作的政策支持。”相关负责人表示。

“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搭建必须实现‘从有到优’的突破。这个突破要着力解决资源优化配置的问题,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降低服务成本、交易成本、制度成本。”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北京市老年学和老年健康学会会长黄石松指出。

黄石松建议,在前期试点取得良好开端的基础上,应从提升资源整合能力、科技赋能、制度创新和政策统筹等方面进一步探索。“在制度创新和政策统筹维度上,最突出的就是加快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推广,加大医养结合政策实施力度,探索构建适合首都市情的长期照护制度。”

(文章来源:北京商报)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