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经济活动短期波动,一方面要正视数据反映出来的生产受扰、需求放缓等多重挑战;另一方面也要看到我国经济回旋余地大、韧性足、潜力大,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化。
(资料图)
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11月份制造业PMI指数、非制造业PMI指数分别为48%和46.7%,不及市场预期,且连续两个月处于50%“临界线”下方,反映经济活动有所收缩。这一情况引发市场关注。
从往年经验看,11月制造业活动多数年份是增强的,今年出现“反常”现象主要是受短期因素影响。近几个月,国内疫情多点散发,干扰了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疫情既干扰部分制造业企业生产、物流、销售,也抑制了部分消费。同时,海外需求放缓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部分外向型制造业出口需求。
尽管如此,11月PMI指数的一些亮点仍值得关注。一是企业原材料购进价格整体延续回落走势。PMI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自2021年5月72.8%高位逐步放缓至目前的50.7%,反映出国内制造业能源、原材料等投入成本压力逐步缓解。二是农副食品加工、食品及酒饮料精制茶、医药、电气机械器材等行业PMI和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继续位于景气区间,市场需求保持增长。三是建筑业维持高景气区间。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5.4%,连续6个月位于较高景气区间,反映建筑业总体保持较快扩张步伐。四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造业指数为52.2%,较上个月加快0.5个百分点,反映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稳步推进。
尽管当前经济活动出现短期波动,但无论是从目前亮点看,还是从未来趋势看,随着短期扰动因素减弱,一揽子纾困、稳增长政策效果持续发力显效,PMI指数有望企稳回升,经济运行也将稳定回升。
疫情影响有望逐步减弱。当前,我国不断优化疫情防控措施,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疫情对经济影响有望逐步减弱,生产生活秩序将逐步恢复,产业链供应链畅通,需求和订单改善将提升企业经营预期,并扩大生产带动就业。
稳增长政策发力显效。近段时间以来,多部门协同发力,出台了一揽子纾困帮扶政策,畅通物流运输,稳定产业链供应链,确保制造业正常运营。能源、原材料等商品保供稳价“组合拳”持续发力,金融让利和支持制造业力度持续加大,有效降低了企业经营压力,稳定了企业发展信心。适度超前加大重大项目建设力度,不断加码促消费政策,从需求端支持制造业恢复。二季度以来,随着政策措施陆续落地,效果也逐步显现。
我国物价整体温和可控,货币政策延续稳健基调,货币信贷总量保持合理适度增长。同时,美联储加息进入尾声,国内货币政策外围掣肘有所减少,为宏观调控创造了有利条件,我国稳增长政策发力空间较大。
外贸依然保持韧性。我国工业体系完备,产业链完整,工业部门基本恢复运行,在海外高通胀环境下,我国产品性价比优势明显。同时,外贸企业也在不断适应国际市场需求变化,积极推进高质量发展,创新外贸新模式新业态,为经济恢复发展夯实了基础。
综合来看,一方面要正视数据反映出来的生产受扰、需求放缓、预期波动等多重挑战;另一方面也要看到我国经济回旋余地大、韧性足、潜力大,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化,宏观调控政策工具箱依然较为丰富、政策储备依然较为充足等优势。随着防疫措施不断优化,各项纾困和支持性政策接续发力,有效实施,我国制造业景气度将逐步回升,经济有望回稳向上。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