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8日晚,深圳公布2022年经济成绩单。

根据广东省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2年深圳地区生产总值(GDP)为32387.68亿元,同比增长3.3%,增速低于6%左右的预期增长目标,但分别高于全省、全国1.4和0.3个百分点,同时领跑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

深圳GDP在2021年首次迈进3万亿元大关,成为国内第三个GDP突破3万亿的城市,2022年,深圳GDP迈上新台阶,在全球城市排名第10位。


【资料图】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25.64亿元,同比增长0.8%;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2405.88亿元,同比增长4.8%;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9956.16亿元,同比增长2.4%。

深圳市统计局表示,2022年,深圳总体有效应对了多重因素冲击,主要指标持续向好,经济发展呈现出强大韧性,但同时也要看到,外部环境依然复杂严峻,经济发展面临的风险挑战较多。

稳住制造业基本盘是深圳过去一年经济发展的基调,工业成为拉动GDP增长的主要功臣,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率接近50%。

2022年,深圳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8%。从行业门类看,规模以上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4.7%、4.1%、9.5%。

主要行业大类中,规模以上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04.5%,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增长13.6%,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4.8%,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8%。

主要高技术产品产量持续快速增长,其中,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民用无人机、5G智能手机产量分别增长183.4%、113.8%、34.7%、22.3%。

2022年以来,深圳出台“20+8”产业集群、工业“30条”等产业规划和政策举措,加快建设全球领先的重要的先进制造业中心。其工业占GDP比重多年来首度实现回升,进一步夯实了深圳“工业第一大市”的地位。

“值得一提的是,深圳工业规上总产值和全口径增加值首次实现‘双第一’。”深圳市统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22年深圳市规上工业总产值45500.27亿元,连续四年居全国城市首位;全口径工业增加值11357.09亿元,总量首次跃居全国城市第一。这也是深圳规上工业增加值首次突破1万亿元大关。

比亚迪汽车工业园二期、华润微12英寸生产线等百亿级项目开工……从投资来看,去年深圳工业投资继续保持良好增势,增长19.2%,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15.4%。这也带动深圳去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8.4%,增速跃居一线城市第一,以较大幅度高于全国和全省。

分产业看,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9.3%,第三产业投资增长6.2%。高技术产业投资活跃,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17.0%,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投资增长21.0%;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43.8%。

社会领域投资也快速增长,其中,卫生和社会工作投资增长64.1%,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投资增长22.9%。

作为外向型经济城市,深圳GDP受外贸表现的影响更加明显,稳住外贸基本盘也成为经济增长的关键。2022年上半年,受深港两地疫情扰动影响,外需对深圳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有所下降。下半年,深圳外贸出口逐渐企稳回升。

2022年,深圳进出口总额36737.52亿元,同比增长3.7%,占粤港澳大湾区内地9市进出口总值的46.3%,规模连续第30年居内地外贸城市首位。其中,出口21944.80亿元,增长13.9%;进口14792.72亿元,下降8.5%。

2022年,深圳市出口机电产品1.68万亿元,增长8.7%,占同期深圳市出口总值的76.5%。其中,电工器材、手机和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分别增长32.6%、28.6%和24.3%。同期,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2350.2亿元,增长31.8%,占10.7%。其中,玩具和箱包出口增长超五成。

目前,香港地区仍然是深圳市第一大贸易伙伴。据统计,2022年深圳市对香港地区进出口6509.2亿元,占比17.7%。同期,深圳对美国、欧盟、印度和英国进出口增速较快,分别为18.8%、18.5%、55%和26.5%。

2022年以来,广大外贸企业迎难而上,克服多种不利因素冲击,中国外贸展现较强的韧性与活力。不过,中国外贸形势依然严峻,下行压力犹在。在去年年底疫情防控措施调整优化的背景下,全国各地掀起出海“抢单”潮,誓要“把失去的三年夺回来”。

2022年,深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708.28亿元,同比增长2.2%,比前三季度提高0.5个百分点,增速居全国一线城市首位,与2021年比,深圳与上海、重庆、北京、广州的规模差距缩小。

分消费类型看,商品零售增长4.2%;餐饮收入下降12.9%。餐饮作为受疫情影响最为明显的行业之一,仍未恢复。

2022年,为了刺激居民消费,深圳推出促消费“30条”等政策,投入真金白银,发放了多轮消费券。不过,有观点认为,消费券对于刺激消费的作用是“治标不治本”,若要长期拉动消费,还是要让消费者的钱包先鼓起来。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