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推动渝东北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万开云(万州、开州、云阳)同城化发展不断向纵深推进。近日,重庆市统计局发布万开云同城化发展监测报告显示,2022年,万开云片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338.15亿元,比上年增长4.1%,高于全市水平1.5个百分点,占全市比重达8%,占渝东北地区比重达45.4%。

同城化发展向纵深推进


【资料图】

报告称,万开云片区坚持一体化规划、组团式发展、协同性建设,积极投身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一区两群”协调发展战略布局,打卡推进同城化重点项目,不断完善同城化协同机制,同城化发展不断向纵深推进。

一是现代化协同产业体系加速构建,产业支撑不断增强。

报告表示,万开云片区持续强化产业发展同联,加快打造产业互动圈。2022年,万开云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81.67亿元,占全市的14.0%,比上年增长5.7%,高于全市1.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801.06亿元,占全市的6.9%,比上年增长6.1%,高于全市2.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255.42亿元,占全市的8.1%,比上年增长2.5%,高于全市0.6个百分点。

二是立体综合交通体系提速畅通,交通同城成效明显。

万开云加快构建半小时通勤圈,实现万州与云阳10分钟互通,万州与开州通勤时间缩短至15分钟。2022年,万开云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1.2%,高于全市10.5个百分点,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3.8%,高于全市4.8个百分点。公路水路货物周转量达853.07亿吨公里,占全市的23.9%,增长7.7%,高于全市8.1个百分点;公路水路旅客周转量12.65亿人公里,占全市的16.0%。

三是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加快推动,民生福祉不断增进。

报告显示,万开云三地稳步推动便捷服务互惠共享,加快形成普惠生活圈。2022年,万开云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227元,比上年增加2164元,增长5.1%,高于全市0.5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192元,比上年增加1352元,增长7.6% ,高于全市0.9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30,比上年缩小0.06,低于全市0.06.城镇新增就业人员5.64万人,比上年增长21.6%,高于全市27.5个百分点。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6.55亿元,比上年增长2.8%,高于全市7.4个百分点。

此外,万开云片区还强化生态联防联治,聚焦构建“一干多支、三带两线”生态保护格局。2022年,万开云共完成林业总产值25.53亿元,占全市的14.5%,比上年增长7.0%。三地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在95%以上,均呈现比上年提升的态势,PM2.5平均浓度稳步降低。长江万州、云阳段水质总体稳定保持Ⅱ类,跨界河流断面水质达标率保持100%。

奏响“协奏曲”还需多方发力

万开云是成渝城市群与长江中游武汉城市群的重要连接点,是长江经济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1年7月,重庆发布《万开云同城化发展实施方案》,绘就了万开云同城化发展蓝图。自此,万开云协同发展也跑出了“加速度”。

“万开云同城化发展,具有良好的条件和基础。”重庆工商大学副校长、长江上游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敬表示,首先从地理条件来看,万开云片区离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双核”较远,通过协同发展有形成区域性增长极和支点的物理条件,通过抱团发展,能够形成区域中心,从而带动片区周边发展;同时,万开云三地相邻,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物流、人员往来密切,具有良好的同城化基础条件,通过协同发展,可以很好地发挥集聚效应;最后,从战略发展方向来看,万开云三地都处于三峡库区,在发展取向上,绿色发展是共同要求,在发展战略上目标一致。“目前,万开云协同发展态势已经形成。”

日前印发的《重庆市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行动方案(2023—2027年)》提到,深化跨区域合作平台建设,推动万开云空间同构、产业同联、基础同网、服务同享、生态同保。李敬说,这意味着,在“一号工程”的引领下,万开云将迎来更大发展机遇。

万开云如何抢抓机遇,更好地奏响“协奏曲”?

在李敬看来,未来万开云的协同发展还需要在三方面继续发力。

一是需要继续推进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近两年来,万开云三地在构建半小时通勤圈方面取得突出成效,但该片区山多,交通仍是一大瓶颈,尤其是三地的部分相邻地带道路条件还需改善,需要进一步增开公交线路,让交通设施真正实现同城化。

二是在产业布局上,要深化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理念,做到更加聚焦,通过绿色化转型,推动高质量发展,同时要做到产业链的有效衔接、相互融合。比如,在旅游产业发展方面,三地要把资源都串联起来,推动共同品牌的打造;特色农业发展方面,要共同挖掘特色农产品,塑造共同品牌和推动集群发展。

三是要加快资源要素的集聚。万开云身处三峡库区,要处理好城乡资源合理的流动。同时,要成为区域发展的增长极,光靠三地自有资源还不够,还要重视外部资源的导入,比如从中心城区借力,从沿海引进资本等,助力其成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一区两群”协调发展的新引擎。

(文章来源:上游新闻)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