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深圳市宝安区公布一季度经济数据。2023年一季度,宝安实现GDP1112.25亿元,同比增长10.8%,GDP总量和增速均居全市第三,规上工业总产值、规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和增长贡献率、规上服务业营收增速等多项指标领跑全市,顺利实现“开门红”,再次彰显了宝安经济的韧性与活力。

作为一个深耕本土、观察宝安十余年的团队,我们与宝安一起亲历了这座千年古邑不同寻常的产业进程。是什么力量,让宝安栉风沐雨,穿越波澜?

这一次,我们试图从宝安的“产业气质”中寻找答案。


【资料图】

在宝安的产业发展历程中,围绕制造业展开的空间保障体系持续升级、迭代,以空间为底板的营商体系从有向优,不仅为实体经济发展注入信心,也为深圳西部迈向经济“新能级”、城市“新主角”增添更多期待。

今年4月,深圳大学学生王子睿约上广州的朋友,两次来到宝安。

从城市边缘到“舞台中央”,坐落在深圳最西北端的燕罗街道热度不断攀升。这片昔日发展相对迟滞、基础设施短板明显的街区,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实现“二次开发”,一座正在崛起的“湾区芯城”未来将为深圳带来12.2平方公里连片产业用地,并有望成为“特色山水+智能产业+智慧城市”综合治理开放的样板区。

空间载体是产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深圳市政协委员、宝安区政协常委杨辉曾指出,“40多年前,工业资本到宝安租建厂房,造就了产业的腾飞;如今的宝安产业链条齐全,也是园区建设的成果。”

梳理宝安城市发展史,不难发现其产业空间与产业发展互为耦合,共同演化的紧密联系。一方面,产业升级的需求带动了空间品质的提升,另一方面,产业载体的优化加速了制造业转型与产业集聚的步伐。

从追求单一的数量增长,到综合评估下的质量提升;从率先划定工业“红线”,守住空间“底线”,到系统规划城区布局,承载未来发展……在宝安的产业发展历程中,围绕制造业展开的空间保障体系持续升级、迭代,以空间为底板的营商体系从有向优,不仅为实体经济发展注入信心,也为深圳西部迈向经济“新能级”、城市“新主角”增添更多期待。

1.0奠基:发挥制度“刚性”,首创工业“红蓝线”

工业发展是一个漫长的征程。“深圳市的产业发展经历了产业与空间的数次互动变迁,最终取得瞩目的成就,这与城市规划对资源的配置作用是分不开的。”业内人士称,基于产业演进与城市规划的密切配合,加之高效利用资源和区位优势,深圳取得了经济发展的空前成就。

2016年,国家层面针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企业降本增效、创新驱动战略的重要文件相继出台,释放出持续大力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强烈信号。作为深圳的产业大区,宝安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向先进制造业迈进的心情,也比以往更加迫切。

与之相对应的,是宝安日益突出的空间短缺难题。从存量来看,宝安由于制造业起步较早,前期又缺乏合理的规划引导,辖区内有大面积土地被低端产能占据,旧有园区建设水平良莠不齐,无法适应新兴产业的需求;从增量来看,高房价、高租金不断拔高商业用地开发的市场热情,工业用地难以与之“竞争”,进一步导致旧改项目中“工改工”比重偏低,经济发展“脱实向虚”、产业空间碎片化现象逐渐显露。

为扩大优质产业空间的有效供给、有序引导产业转型升级,宝安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率先设立“工业控制线”,以红线为底线、蓝线作引导,刚性划定总规模70平方公里的工业用地控制区,区内严格限制用地功能转换,为工业用地供给提供有力保障。

空间经济学研究表明,对区域内资源的有效配置和良好的经济活动区位条件是城市经济得以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深圳在土地保护方面,以前只有生态控制线。现在由工业发达的宝安区提出划工业控制线,将为深圳的产业升级竖起一道安全阀。”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研究员宋丁曾公开表示,保证工业用地的需要,也是保证深圳经济结构稳定的举措。

政策长尾效应在较长时间内保障了企业壮大与产业发展,为宝安今日的“制造业当家”铺好了地基。2022年,宝安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5.1%,占 GDP 比重提升至46.1%,位列全国工业百强区第四位、广东省区县工业百强第二位。

2.0进阶:结合产业趋势,高位规划布局

不久前,《九围国际总部先导区城市设计国际竞赛》正式启动,深圳宝安再度向全球发出“英雄帖”,征集最具创意和未来适应力的城市设计方案。

高质量规划、高标准设计,是“十四五”以来宝安产业空间体系的重要特征。

2022年初,宝安区委七届二次全会发布“422133”发展主框架,明确提出规划建设燕罗国际智能制造生态城、石岩料创城、桃花源“升级版”科技创新中心、深港先进制造业合作区,做实四大制造业片区“基本盘”;打造宝安中心区、深圳西部城市中心,做强两大中心区“主引擎”。

随后,环珠江口100公里“黄金内湾”拉开帷幕,深圳都市圈规划“揭开面纱”,宝安身处临湾核心片区和深圳都市圈核心区,区位优势、产业优势、交通优势及前海“扩区”政策优势更为显著。在此背景下,宝安在同年8月进一步升级空间规划,发布“一带两心四片”重大空间发展战略,推动宝安空间重构、定位重塑、格局重组,绘制宝安高质量发展路线图。

聚焦不同区域的禀赋特点、产业基础、生态本底,宝安统筹规划155.6 平方公里临空经济带,规划建设九围国际总部区、立新湖科创总部区、机场东商务总部区,发挥“六位一体”综合交通枢纽对大湾区辐射带动作用,打通内外双循环;重塑宝安中心区、深圳西部城市中心空间形态,南北“双中心”联动促进产城融合,提升城区宜居宜业的发展环境;全面铺开燕罗“湾区芯城”、石岩科创城、新桥东、深港先进制造业合作区等四大市级先进制造业园区建设,进一步夯实宝安的深圳经济“压舱石”地位。

今年,宝安结合产业发展实际和长远目标,构建“1+3+N”产业政策体系。锚定深圳产业规划,宝安围绕深圳“20+8”重点产业集群,沿“产业链”进行工作部署,一体推进空间布局,促进空间优势转化为产业势能。

以战略级空间承载战略级项目,以高品质载体推动高质量发展。根据有关规划,到2025年,宝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产值(营收)超1万亿元,增加值超过2500亿元,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

3.0升维:深耕“软环境”,企业成长无忧

“小平台快服务,解决了我们的大问题。”提起宝安的亲清政企服务直达平台,华高王氏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的负责人赞不绝口,他还记得,有次经平台反映工厂停电的突发状况后,很快就收到区、街道企服人员的联系电话,供电所的抢修人员暴雨中赶来,第一时间搭建了临时线路,最大限度保障企业生产。

自2021年上线运营以来,亲清政企服务直达平台已成为宝安不少企业家的常用“下单”软件。从申请政府补贴、职工住宿,到选择心仪园区、参与小巨人企业评审……亲清政企服务直达平台实现了“让企业服务像网购一样,直通直达精准高效”,消除了企业及员工的后顾之忧。

近年来,宝安持续深化企业服务,空间的“硬性条件”与政府的“软性服务”有机融合,共同撑起了让企业能够专心经营、安心发展的良好营商环境。

今年,宝安区发布《关于实施“三个一”企业服务体系工作方案》,提出要加快构建“一平台、一机制、一网络”企业服务体系,要求全区各级干部开展主动式、清单化、实用型企业服务,做到调查研究到基层、解决问题在一线、服务企业进家门。

作为距离企业最近的基层政府,宝安各街道积极当好服务企业的“店小二”,新思路、新方法“招式频出”。

有困难,找管家——在燕罗街道,100名优秀党员和业务骨干组建的“企业管家”团队,为辖区500家规上企业提供“一企一策”的精准服务,擦亮营商名片。

每周五,见服务——在松岗街道,每逢周五的“企业服务日”,街道领导班子的全体成员分赴挂点的企业厂房、车间,听取企业诉求,解决企业难题。

小巨人,请“点单”——新安街道则成立了小巨人企业走访工作专班,全方位、全流程、全覆盖为小巨人企业提供“保姆式”“清单式”的优质服务。

池深鱼乐游,林茂鸟来翔。越来越多企业用真金白银,为宝安的营商环境投下“信任票”。今年第一季度,宝安新登记商事主体2.25万户,同比增长28.51%;全区商事主体数量达91.51万户,总量蝉联全市各区“榜首”。

(文章来源:南方Plus)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