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是今年工作重点。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政策和金融工具。
当下,我国绿色金融发展势头正猛,绿色金融“三大功能”“五大支柱”的发展政策思路及体系不断明晰,配套标准及工具趋于完善,为绿色领域资金需求和资源配置提供了重要支撑。
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绿色金融市场之一,建立起多层次的绿色金融体系。此前人民银行公布,截至2022年末,我国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22.03万亿元,同比增长38.5%,高于各项贷款增速28.1个百分点。但受访专家对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我国的绿色信贷相对于快速发展的绿色产业需求而言仍有一定差距。
(相关资料图)
在碳金融创新工具方面,人民银行推出的碳减排支持工具已初具规模。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整理数据,去年六大国行碳减排支持工具总和达3262.1亿元,工商银行以771.8亿元的规模位居榜首,且同时股份行中,排名前三的兴业银行、浦发银行、招商银行都迈入百亿门槛。未来,碳减排支持工具的金融机构范围还将扩大,地方法人机构和外资金融机构也将纳入,央行表示将进一步扩大政策惠及面,深化绿色金融国际合作。
强化气候投融资“政银企”对接
当下,各高碳领域的低碳转型愈发受到重视,资本市场有必要积极布局,在传统企业低碳转型中扮演重要角色。
哪些支持绿色发展的政策和金融工具值得期待?“绿色金融支持的‘纯绿’或者‘接近纯绿’的项目在整体经济活动中的占比不大,转型所需要的融资可能会大于纯绿项目产生的融资需求。”安永大中华区金融服务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合伙人李菁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介绍,转型金融或将成为新的“蓝海”市场。
“在‘先立后破’的战略指导下,转型金融政策工具则希望在保障能源供应安全的同时支持经济向绿色低碳转型。2022年11月举行的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峰会上通过了《G20转型金融框架》,中国是该框架的重要贡献者。”北京绿色金融协会副秘书长、河南环境能源服务中心首席执行官邵诗洋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介绍,转型金融的标准建设将成为下一阶段重点。
人民银行也正牵头就重点行业编制转型金融目录和相关实施政策,初期研究范围覆盖了火电、钢铁、建筑建材和农业四个主要行业,后续还将逐渐覆盖拟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的其他高碳排放行业。
人民银行此前曾多次公开表态鼓励发展转型金融,促进绿色金融与转型金融的有效衔接。去年12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宣昌能就在上海外滩峰会上表示,充分结合中国实际,积极落实《G20转型金融框架》,加大金融支持经济低碳转型的力度和质效。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既需要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加快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和项目;又需要强化转型金融,有序推动高碳行业和经济活动的低碳转型。做好绿色金融与转型金融的有效衔接,是提高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质效的重要一环。
作为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动能,气候投融资也是我国产业结构化转型中协同增效的重要抓手。近几年来,我国各有关部门持续推动相关组织的建立和监管意见的出台,并开展试点工作。
2022年8月,九部委联合公布了气候投融资试点名单。截至2022年底,23个试点地区均不同程度地开展了项目库建设工作,共征集或储备项目超1500个,涉及资金达2万亿元左右。
“试点工作开展以来,我们会同有关部门持续加大对相关工作的指导。发布了气候投融资试点地方气候投融资项目入库参考标准,指导地方项目库建设。”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李高在2023第二届中国气候投融资国际研讨会上表示。
李高表示,也需要强化气候投融资“政银企”对接。近几年,生态环境部与国家开发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等多家金融机构签署合作备忘录,引导和支持金融机构围绕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积极开展金融工具和服务模式的创新。2022年,生态环境部组织试点地方报送气候投融资的重点项目,与人民银行共同推动金融机构为气候效益显著的优质项目提供优惠的金融服务。
在前述研讨会上,李高表示,据不完全统计,截至去年底,金融机构98个重点项目授信1800多亿元人民币,涉及可再生能源、光伏发电、生物质发电、生态修复、减污降碳协同治理、低碳制造、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多个领域。累计发放贷款200多亿元,为助企纾困、稳经济、促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国行绿色信贷规模进入两万亿阶段
银行绿色信贷在绿色金融中扮演突出角色,能有效引导资金投向利于减碳环保的产业和企业,促进可持续发展。
整体来看,我国去年绿色贷款依然保持增长态势。此前人民银行公布,截至2022年末,我国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22.03万亿元,全年增加6.01万亿元,同比增长38.5%,增速比2021年末高5.5个百分点;且较各项贷款增速高出28.1个百分点。
具体来看,各家银行绿色信贷规模也普遍高速增长。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六大国行中绿色信贷规模前三的银行都已迈入两万亿门槛,工商银行绿色信贷规模甚至接近四万亿,位列第一。增速方面,工商银行同比增速超过60%,同样领先其他国行。而六大国有银行绿色贷款余额同比增速全都高于30%。
相比于国行,股份行整体发行规模更小,但增长势头仍不容小觑。兴业银行以6370亿元的绿色贷款余额领先所有股份银行。随后三位为浦发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规模均达三千亿。
股份行增速方面,广发银行和恒丰银行最为亮眼,分别为98.5%和87.4%。但上述两家银行绿色信贷规模均未过千亿,未来仍有较大增长空间。同时,渤海银行绿色信贷规模及增速都为股份行最低。
尽管增长较快,但根据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与国际合作中心、清华大学、国家发改委、中国国际金融公司等机构的测算,2020-2030年间中国实现碳达峰战略目标的资金需求为22万亿-34万亿,年资金需求约为2.2万亿-3.6万亿,在GDP中占比约为2%-3%。多位受访专家表示,我国的绿色信贷相对于快速发展的绿色产业需求而言仍有一定差距。
“目前我国绿色信贷约占到全部信贷的10%左右,绿色金融供给的覆盖面和全面性仍显不足。”李菁对此表示,银行应继续加大绿色产业信贷投放支持力度,提升绿色信贷占比,助力绿色产业的发展和转型;其次,要加强绿色债券投资力度,募集的资金专用于支持绿色产业项目融资。同时开展碳核算与碳披露,逐渐降低投融资碳足迹,最终实现运营和投融资碳中和。
三家股份行碳减排贷款突破百亿规模
2021年11月,人民银行创设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这一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支持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碳减排技术等重点领域的发展,为相关企业提供优惠利率贷款,撬动更多社会资金促进碳减排,从而引导经济主体转变行为。
截至2022年末,碳减排支持工具已提供资金3000多亿元,支持金融机构发放碳减排贷款近6000亿元。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整理数据,去年六大国行碳减排支持工具总和达3262.1亿元。其中工商银行以771.8亿元的规模位居榜首,此外迈入700亿规模的还有中国银行、农业银行。股份制银行也取得不俗成绩,规模排名前三的兴业、浦发、招商都迈入百亿门槛,甚至超过国行之一的交通银行。
“对银行而言,要运用好碳减排工具,实现效益双赢,则需要加强相关能力建设。一是要加强产品创新,二是做好信息披露。”李菁认为,兴业银行的碳减排贷款数据表现亮眼,主要由于其加快碳减排挂钩贷款复制推广,落地多笔碳减排、“碳足迹”挂钩贷款,将贷款利率与发电量、用电量、“碳足迹”等项目要素挂钩,创新性开发了一系列可持续发展挂钩类信贷产品。
李菁介绍,碳减排支持工具要求金融机构按季度公开披露其发放的碳减排贷款金额、利率、支持项目数,以及贷款带动的碳减排数量等信息,也需要银行加快开展碳核算与碳披露,特别是范围三的碳核算,提高环境信息披露水平与质量,以满足监管要求。
今年年初,人民银行表示会将部分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和外资金融机构纳入碳减排支持工具的金融机构范围。
“碳减排支持工具的金融机构范围扩大至地方法人机构,有助于绿色金融体系与碳减排工作向地方的细化拓展,提升地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精准性。”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副研究员刘锦涛向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扩大对外资金融机构的支持范围,还有助于发挥国外绿色金融业务优势经验,在中国市场开展应用和创新,为国内其他金融机构提供经验参考和借鉴,同时可以借助在华外资银行的优势区位,吸引国外资金加大对中国“双碳”产业的重视和投入。
今年碳减排支持工具再次迎来扩容。2月9日,人行营业管理部举行2023年第一季度新闻发布会,人行营业管理部货币信贷管理处处长余剑在发布会上表示,“近期人民银行决定进一步扩大碳减排支持工具支持对象,经评估,北京银行、北京农商银行、北京中关村银行将自2023年起纳入工具支持范围。”
此外,券商对于碳金融的尝试呼之欲出。今年,中金公司、华泰证券、申万宏源证券、东方证券、中信建投、华宝证券六家券商陆续发布公司自营参与碳排放权交易获得中国证监会无异议函,也引起行业关注。
对此,邵诗洋认为,一方面市场不用过分解读,因为证监会不是碳排放权交易的主管单位,所以只能“无异议”而不能“批准”或“许可”,目前这些券商机构主要是在地方试点碳交易市场开户“试水”;但另一方面这也是利好信号,表明主流金融界对参与碳市场的迫切,或可倒逼碳市场主管部门尽快开放非控排企业进入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