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9日上午,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回天行动计划进展成效”新闻发布会。据了解,经过三年建设,回天地区改变了昔日“堵城”“睡城”的样貌,整体发展水平显著提升。117个计划项目全部开工建设,62个项目如期完成,其中,学前教育、医疗急救以及公园绿地覆盖率等多项指标超过全市平均水平,就近上学、就医也出现回流趋势。
“当前市委市政府正在结合‘十四五’规划实施,编制新一轮回天地区行动计划。”据市发改委副主任李素芳透露,新计划将加强与三大科学城等周边区域的协同;推动一批锅炉房、垃圾楼等闲置资源“腾笼换鸟”,见缝插针补充停车资源等;从解决“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通过3-5年,进一步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基础设施效率、人居环境品质和产业发展活力。
交通主骨架初步显现
回天地区曾以“堵城”著称,按照三年行动计划,北京市从“加快完善交通路网、疏通严重拥堵节点、加快构建区域慢行系统、提高轨道交通通行效率、大力提升公共交通服务能力、加大停车设施建设管理力度”六方面发力。
截至目前,区域内“一纵一横、五通五畅”主干路网架构已初步搭建。北京市交通委副主任容军表示,搁置12年的林萃路断点打通,于2020年6月底全线贯通,有效分流京藏高速40%的车流,上班族通勤时间缩短30分钟;陈家营东桥、北郊农场桥等重要堵点有效疏通,通勤速度提高50%;国内首条通勤用自行车专用路开通,通行超过270万辆次,通勤时间节省了30%。
在建设“一纵一横”两条快速路架构方面,北清路将于年内全面开工建设,计划2024年完工;安立路目前正在确定实施方案过程中,预计2024年完工;此外,按照“五通五畅”的主干路建设规划,林萃路、北苑路北延2项工程已建成通车,其余8项正在推进建设,预计将于2021-2023年陆续建成通车。
作为全市首条连结回龙观和上地软件园的自行车专用路,自建成投用以来累计通行量超过270万辆次,日均4000-6000辆次,一度成为网红打卡地。在原道路基础上,完成自行车专用路西延工程,解决了中关村软件园上班人员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全市首次在5个红绿灯路口实施“自行车左转优先”措施,最大程度减少骑行者等候交通信号灯次数。
此外,当前区域优化调整60条公交线路,公交总线路已达百条,日客运量67万人次,覆盖了100余个已建成街区,覆盖率达到97.5%,基本实现“有路就有公交车”;缓解停车难问题,通过新建地下停车场、利用道路两侧空间和闲置小微地块等方式,新增停车位6400余个。
学前教育普惠率近九成
回龙观、天通苑地区作为北京市人口密集的超大型社区,学位及教育资源不足一直是其无法回避的发展难点。2018年回天行动计划实施以来,全市聚焦回天地区居民“入园入学难,普及普惠少”的问题,加大了资金支持力度和建设力度。
“三年来,回天三年行动计划建设及移交项目共32个。截至目前,14个项目已建成投用;3个项目已完工,计划于2021年陆续投用;其余15个项目已全部开工,正在加快推进建设。项目全部建成后可提供学位2万个左右,基本满足现阶段各学段入学需求。”北京市教委二级巡视员冯洪荣介绍。
在学前教育方面,截至目前,已完成扩大学前教育资源和促进民办园、社区办园点转普的任务。据统计,2018年至今,回天地区共计新增园所61个,新增学位约1.3万个,自2018年共提供普惠性学位1.76万个。其中,普惠性幼儿园及社区办园点共计76个,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约2.02万名,普惠率达89.8%,普惠率提升约22个百分点;同时,区域内非普惠园所23所。
学前教育外,为支持区域内中小学改革发展,天通苑中苑小学建成移交后由清华附小承办,紫金新干线配套学校引入人大附中建设人大附中昌平学校;投入资金3250万元,协调育翔小学、清华附小等10所城区优质学校,与回天地区10所学校“手拉手”,开展学校课程建设、教育教学研究、干部教师培训等方面定期交流、培训活动1000余次。
组建3个综合性医联体
过去三年间,回天地区持续聚集全市优质医疗资源,加强辖区内医联体,加快积水潭回龙观医院二期、清华长庚医院二期项目建设,推进“名中医身边的工程”,强化回天地区基层中医药服务。
目前,建立了以积水潭医院回龙观院区、清华长庚医院、北大国际医院等牵头的3个综合性医联体,覆盖成员单位达到22家。其中,东小口、霍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清华长庚医院形成紧密医联体;回龙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除与积水潭医院回龙观院区形成紧密医联体外,还与天坛医院、回龙观医院等对接合作。
据初步统计,自回天行动开展以来,回天地区各医联体共上转患者超过8万人,下转患者3800余人。三级医院下派专家近6000人次,诊治患者1.3万人次。开展带教、培训、讲座600余次,惠及人员1.6万人次,检查检验结果互认1100余例,远程会诊400余例。
李素芳说,经过三年建设,回天地区整体发展水平明显提升。其中,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院前医疗急救呼叫满足率、建成区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等指标超过全市平均水平,调查显示,近九成居民感觉区域提升效果显著,就近上学、就近就医、就近就业意愿增强,出现了回流趋势;居民参与社会治理的意愿从40.6%提升到87.3%,回天地区社会治理共同体正在形成。北京商报记者 陶凤 刘瀚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