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由中国金融前沿论坛(CFAF)主办,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北京绿色交易所、天津排放权交易所、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等支持的“第二届中国碳交易与ESG投资合作发展峰会”7月8日在上海举行。与会嘉宾认为,全国碳市场建设是我国气候变化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更好发展碳市场,需要对碳市场发展的机遇和面临的挑战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副主任马爱民在会上表示,碳市场覆盖范围需要根据行业的碳排放量、排放基础情况进行稳步扩容,从而实现碳市场对于更大范围、更多重点的温室气体排放源有效的管控。在增加交易主体方面,需要研究适时引入机构投资者。交易主体的增加,有利于形成合理的市场价,能够使碳市场充分发挥价格发现的作用。
从长远来看,他认为,碳市场发挥更大、更好的作用需要从五个方面去努力:一是要求碳市场形成清晰的价格信号,促使碳成本内部化;二是有效管控重点源碳排放,助力实现气候变化目标;三是引导企业未来投资方向,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四是能够为企业提供减排的策略选择,降低社会减排成本;五是强化国际市场竞争能力,增强我国市场定价的地位。
“中国的碳市场发展情况非常好,统计数据比预期的水平要高很多,相信中国在接下来的两三年中,一定会表现出同样的吸引力。”芝加哥气候交易所创始人、美国金融交易所创始人理查德桑德尔表示。
在碳排放权期货方面,AEX创始人兼CEO、芝加哥气候交易所原副总裁黄杰夫表示,中国很多大宗期货持仓小,但每日交易量比较大,反映参与量比较大,未来做电力期货或碳排放权期货,一定要把比例调过来,增大机构的参与度。去年年底全球85个期货交易所中,场内期货总持仓量是10.8亿手,中国的期货交易所总持仓量是0.3亿手,不到全球的3%。中国的GDP是全球GDP的17%,所以未来提升的空间非常大,提升碳配额定价效率,需要金融机构和控排企业的共同努力。
“随着碳市场继续扩容和专业化交易机构的进场,中国仅仅依靠电力期货、动力煤期货、碳排放权期货,就可以把我国不到3%的比例提升至10%以上,中国的比例要在全球总比例中大幅提升。”黄杰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