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6月15日—16日由中国棉花协会、全国棉花交易市场主办、郑州商品交易所支持的2023中国国际棉花大会上,棉纺织行业头部的优秀代表——中纺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纺集团)、常州科腾纺织品有限公司(下称常州科腾)和厦门国贸集团(下称厦门国贸)分别就自身参与期货衍生品市场经验作了深入交流与分享。同时,来自银行和期货公司的企业代表详细介绍了当前金融服务棉纺织产业的具体模式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中纺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鸣洪表示,作为涉棉企业,在经营中面临的风险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管理风险,包括货权风险、合规风险、执行风险等,这类风险可以通过内控或者提高内部管理效率,进行有效规避或化解。另一类是市场风险,主要是由于棉花价格出现波动导致头寸产生亏损的风险,这类风险无法通过内控或者加强管理有效规避,必须借助金融衍生品等工具化解。
“随着期货衍生品的不断发展,棉花产业期现结合越来越紧密。在这样的形势下,如何利用自身优势,抓住市场机会,做好风险管理,帮助自身稳定运行、健康发展,是企业目前最关心的问题。”东证润和资本管理公司副总经理马驰表示。
【资料图】
近年来,受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等因素影响,大宗商品波动幅度不断加大,市场风险显著增强,对于涉棉企业来说,加强风险防范是十分必要的。陈鸣洪表示,中纺集团历来重视金融衍生工具的运用,始终把期现货结合作为企业经营的基本方针,在这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
“例如,2021年的棉花市场,产业链上下游均反馈景气度非常好,后端订单非常足、毛利率很高,给了市场很好的信心,在此背景下,持续推动棉花价格在2021年下半年达到了历史高位。”陈鸣洪表示,通过企业的综合研判,结合棉纺织行业的周期性特点,我们认为产业链传导已经开始不顺畅,叠加金融环境开始发生变化,海外进入加息周期。因此,中纺集团提前利用期货衍生品市场布局,将头寸做了充分保护。随后市场承压下行,依托于有效运用期货工具,企业有效避免市场波动导致的大幅亏损。
陈鸣洪提出,要想利用好期货衍生工具,涉棉企业应具备三方面的能力。一是要兼具产业思维和金融敏感度,不仅要关注产业内部的变化,也要关注宏观经济、政治、外交、货币政策等因素,对市场形成多角度、多维度的研判,这是采取风险控制的前提;二是要找准企业定位,拥有一套严谨的商业逻辑,并明确如何在产业链中创造价值;三是要打造一支素质过硬的优秀团队,把客户需求作为经营模式创新的出发点,打造自身核心竞争优势,与客户共赢赋能棉花产业发展。
事实上,无论是棉花产业链上的加工企业还是贸易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都需要期货衍生工具的助力。常州科腾总经理陆建华表示,作为棉花贸易的民营企业,自身在运用期货衍生工具上具有决策快、调整快、参与比例高和容错率高等优势,但同时也面临着人才和资金相对短缺的劣势。
当前,宏观环境复杂多变,市场波动显著放大,对于棉花贸易企业自身的风险防控以及服务上下游客户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贸易企业是上下游的‘蓄水池’,本就有采购、库存和销售的多重敞口。在管理自身面临的市场风险的同时,还要针对上下游客户做定制化服务,如:基差点价、含权贸易等模式,对于上游客户,帮助他们卖更高价,对于下游客户,帮助他们采购在低位。”他说。
随着越来越多的涉棉企业开始参与期货市场,业务模式出现高度同质化的现象,导致当前普及的基差贸易模式竞争日趋激烈。对此,厦门国贸纺织中心济南公司总经理王志刚表示,在这种局面下,贸易企业要更多地发挥自身优势,修炼内功,把竞争力建立起来。就厦门国贸来说,在做好客户服务的同时,要充分发挥产业上下游的优势,使自身做到锁定风险,另外要在风险相对小的时间节点抢抓机遇,通过市场分析判断,对基差贸易中运用的策略不断优化。
“农产品市场普遍具有季产年销的特点,在上市初期价格受到集中性供应压力影响导致价格剧烈波动。另一方面,采购企业需要在新季棉花上市的时候,进行集中采购,就会造成长时间的资金占用。而在下游的消费上,存在需求比较分散的特点。对于上游采购的企业来说,就存在资金占用、高存货、高负债的经营特点。”浦发银行总行金融市场部高级交易员刘馨琰表示,为解决以上问题,银行等机构能依托郑商所的综合业务平台,为相关企业提供服务。
具体来看,刘馨琰介绍说,在农产品上市的时候,银行等机构通过综合业务平台购买相关的农产品,同时和企业签订远期套保交易协议,提供远期产品价格的同时,也可以规避期现错配带来的经营成本和市场风险。基于此,浦发银行近期也推出了远期实物交割以外的定期套期保值锁价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