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单位保暖用品发放不到位、符合防疫要求的临时避寒点不够……疫情防控下,新型低温作业劳动者的防护措施和制度短板亟待补齐。除了督促用人单位加强低温劳动保护,有关专家建议尽快出台“地方版”低温作业劳动保护政策。
2020年12月29日凌晨1点,沈阳,零下18摄氏度。当天,中央气象台将寒潮预警升级为橙色预警。
在一处居民小区户外核酸检测点,护士张靖阳和同事的采样工作接近尾声,等待零星待检的居民。冷风刮来,穿着防护服的张靖阳冻得直跺脚。
张靖阳是沈阳紧急调用的众多核酸采样员之一。2020年12月22日,沈阳新增1例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随后,沈阳紧急对风险人群开展全员核酸检测,截至2020年12月28日17时,送检21973人。
疫情防控下,出现户外核酸采样员、防疫卡点工作者、冷链食品消杀员等新型低温作业劳动者。在滴水成冰的东北寒冬,他们的防护亟待加强。
难以抵挡的寒冷
虽然有发热秋裤、羊绒棉裤、羊毛衫、羽绒服和雪地靴,但是依然难以抵挡长时间户外作业的寒冷。
张靖阳感到全身最冷的部位是双手和臀部。因为要手持棉签,打开采样容器,记录编号,她只能戴着薄薄的医用橡胶手套,冷得不行时就再戴一层。社区工作者送来暖手宝和毛垫,仍抵挡不住寒冷。
张靖阳参加了9次采样行动,这次在户外停留长达4小时。由于没有专业的户外保暖用品,她的左手食指第三个关节处的皮肤皲裂。
根据我国国家标准《低温作业分级》规定,作业人员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工作地点平均气温等于或低于5摄氏度的作业即为低温作业。低温作业,除了引起局部冻伤,还会产生全身性影响。
“温差达到40摄氏度,忽冷忽热的,里里外外跑了10多趟,第二天嗓子就发炎了。”2020年12月28日,保安高勇所在的小区临时增设防疫卡点,为小区居民测体温。同时,他还承担了公共区域的消杀工作,需要背着20公斤重的消毒箱作业。担心衣服穿得太厚重爬不动楼梯,他只穿了物业派发的棉大衣,戴了一顶单帽和毛线手套,忙碌起来前胸后背直冒汗。赶上进出高峰期,进出小区的居民不断,高勇忙得顾不上进入有电暖气的岗亭。
记者采访发现,沈阳街头有不少户外工作者休息室,但因为采样员工作的地点往往离临街的休息室较远,同时也怕造成二次污染,所以并没有利用起来。根据防疫要求,工作过程中也不能脱下防护服喝口热水。
低温保障有待加强
2013年修订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将冻伤列为新增职业病。《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用人单位应从为劳动者提供符合要求的防护用品等方面做好低温环境工作的职业健康保护。
杨占博是一家进口海鲜超市的冷链食品消杀员。2020年12月21日起,沈阳存储进口冷链食品实行专库专区管理,进口冷链食品存储、装卸、搬运与其他货物完全隔离。他在冷库工作的时长翻了3番。防护服、面屏、一次性手套、医用口罩……用人单位配备了病毒防护用品,但防寒用品却较少。
每天,杨占博要在与冷库连接的指定低温区域内脱换工作服、鞋帽和口罩3次。“以前穿的军大衣塞不进防护服,我只好每天穿两件羽绒服,没有棉鞋、棉帽子、棉护膝。”杨占博说。
除了部分用人单位保暖用品发放不到位的情况,符合防疫要求的临时避寒点也不够。部分防疫点临时搭起塑料帐篷,至少能升温5摄氏度,不过,这仍然不够。“帐篷不能密闭,就会灌风。没有拉电条件,用不了电暖气。”高勇说。
“左手两个冻疮,涂几天皴裂膏就好了”“冻习惯了,晚上喝碗姜汤,再泡个热水澡,没啥事”……记者随机采访多位户外工作人员,他们也对低温劳动保护知之甚少。
制度短板亟待补齐
“应该督促用人单位发放保暖用品、提供符合防疫要求的避寒点。从长远来看,政府应当将新型低温作业劳动者纳入低温劳动保护体系,尽快出台低温作业劳动保护政策。”辽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王磊说。
张靖阳根据采样经验建议,防疫点多在居民小区、商业网点附近,可以征集一批流动避寒机动车,由相关人员进行统一管理、统一消杀。跟随采样员行动,比搭建一次性的防寒棚和临时防寒点划算。
杨占博呼吁爱心人士在关爱环卫工、快递小哥的同时,也能关注到新型低温作业劳动者的冷暖,让他们也能穿上棉马甲、大棉靴。“希望政府鼓励和引导更多生产商投入到轻便防寒劳动保护用品的研发中。”杨占博表示。
王磊建议,尽快研究推出低温作业劳动保护措施管理办法,各省份根据当地的低温状况进行细化定级,制定地方性规章制度,并对企业的内部防寒用品发放进行政策引导。此外,用人单位应根据本地区气候条件和工作情况适当调整劳动者作息时间、建立健全劳动防护工作各项管理制度。(部分采访对象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