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的河北邢台春寒料峭,一大早就在工地干活的张大龙,把自己裹进厚厚的棉服里。捏惯了针头的双手,还不适应硬邦邦的砖块,掌心处磨出了不少血泡。去年年底,张大龙15年的村医生涯戛然而止。他叹着气说:“实在熬不下去,我不想孩子交学费的时候,自己的兜儿比脸干净。”(4月20日《新华每日电讯》)

乡村医生是农村居民健康的“守门人”,也是农村医疗的网底。但近年来,村医这支队伍不断流失,且逐渐陷入后继无人的困境。据《2019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统计数据显示,到2019年年底,全国仅剩村医79.2万,从最近5年数据来看,村医数量依旧以平均每年5万的速度锐减。

村医后继无人,这是一个非常严峻的社会问题、民生问题,直接关乎到农村居民的健康安全。虽然这四十年来我国城市化、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但我国仍然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大国,我国还有5亿多的农村人口。村医后继无人,意味着5亿多的农民健康失去保障,有个头疼脑热不是去乡镇医院,就得去县城医院,不仅造成看病难,失去抢救的“黄金时间”,而且加重看病经济负担。

村医不断流失,甚至后继无人,直接原因或许有很多,跟随子女进城了、自然退休了、村庄合并了等。但归根结底是待遇低、保障差、风险高、任务重,村医逐渐失去职业光环,不再是一份有吸引力的工作和职业,进而招不到人、留不住人。村医属于一份专业技术职业,是农村的能人,但目前村医收入普遍不高。特别是村医依法享受的一些补贴待遇常常遭到拖欠克扣,却要时时配合政府和主管部门忙于各种考核乃至造假迎检,任务繁重,沦为“表叔”“表哥”,天天忙于填表。

因此,要破解村医后继无人难题,归根结底是要让村医有奔头、有尊严,提升村医这份职业的吸引力,成为一份令人羡慕、人们向往的职业。

首先,依法保障村医的各项合法权益,确保各项财政补贴、费用及时、按时发放拨付到位,保证村医的收入水平,务必让发展村医和鼓励村医的各项政策发挥出应有的“疗效”,这就要求对存在财政费用迟发、缓发或不发情况的地方政府及其领导要依法追责问责,倒逼各项政策落实到位而不沦为一纸空文。

其次,建立和完善村医补贴动态调整机制,要根据农村人口的变化和经济水平的发展,不断提高村医的相关财政补贴标准,避免村医因服务人口减少而导致收入降低。

再者,要畅通村医的事业发展前途,拓宽村医的出路。这既可以将优秀的村医吸引到村“两委”班子之中,增加一份收入外,也可以鼓励村医在村庄内干一些兼职,还可以尝试乡镇医疗卫生事业单位面向优秀村医专项招录医护工作人员。

另外,要给村医减负,把不属于村医的工作内容剥离出来,不得向村医摊派不属于他们的工作。(何 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