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央行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工作论文《关于我国人口转型的认识和应对之策》,对人口转型、老龄化、少子化、人口红利等进行论述。不过其中一个“抢眼”的表述受到特别关注,文章提及“要重视理工科教育,东南亚国家掉入中等收入陷阱原因之一是文科生太多”,许多网友称这简直是对文科生的“一万点暴击”。

因为是论文,内容仅代表作者学术观点,不代表央行。也因为是工作论文,它并没有太多严谨的数据和资料显示,更偏重于观点的传递,而且表述较为简单。也正因此,当“与众不同”的观点出现时,看起来确实很难站得住脚。

不过,若是单纯将“文科生太多”当成一个新的网络梗,或认为这纯粹是在歧视文科,多少误解了论文的原意。将“文科生太多”视为掉入中等收入陷阱原因之一,其背后的逻辑或许是“在研发和生产制造端创造价值与财富的人不够多,在流通和消费端制造溢价的人太多”。前者少了,会使得生产率低下,产品供不应求;后者多了,则会在供不应求的状态下进一步制造溢价,造成收入看起来可观,钱却很不经用的生活状态,国家也会陷入经济停滞,即“中等收入陷阱”。

但即使这个道理客观存在,“文科生太多”也是一个不严谨的表述,该讲的道理没讲清楚,反而在争议中加剧了文理科本不该有的对立。

一般来说,一个国家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最主要的几个诱发因素是错过经济转型期,在低成本优势随收入增加而丧失时,无法突破技术创新瓶颈;没有实现社会公平和更合理的收入分配;权力寻租现象严重和政治格局动荡等。教育当然也是重要因素,因为它涉及人力资源和创新能力,但具体到文理分科,作用力微乎其微。

而更大的不严谨在于,文理分科并不等同于研发生产与流通消费这两端的分野。文科生可以参与研发和生产制造,理科生也可以投身流通和消费领域,如果简单将问题归结于文理分科,无疑忽视了人作为个体的特殊性和选择权,也忽视了不同国家、不同历史阶段和不同经济状态下的教育和就业空间。

所以,因为这样一篇并不严谨的工作论文,一个并不清晰的“文科生太多”表述,就上升到“歧视文科”的高度,其实大可不必。不过网友们的激烈讨论,也客观说明“文理科之争”有多么激烈。

当年钱钟书在《围城》里就写过:“理学院的学生看不起工学院的,工学院的学生看不起文学院的……中文系的看不起哲学系的,哲学系的看不起社会学系的,社会学系的看不起教育学系的,教育学系的学生没有学生可看不起,只好看不起系里的先生。”

这可真是一条“经久不衰”的鄙视链,后来又有“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说法,到了网络时代,文理科互相的争论也从未平息。理科生认为文科生不懂科学,没有逻辑,只知死记硬背,文科生认为理科生没有人文修养,缺少独立思考的能力,纯属“工具人”……

事实上,这样的争论和互相歧视并没有实际意义,因为问题并不在于文科理科孰优孰劣,而在于你自己是否是一个合格的学生。如果你认同文科的优势是人文修养、审美和独立思考的能力,那么你是否具备了这些能力?如果你认同理科的优势是科学与逻辑,那么你的知识体系又是否能与之匹配?即使“文科生太多”真的是导致掉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原因之一,理科生又是不是越多越好?毕竟,我们需要的是合格的理科生,而不是不合格的。

文理分科从来都不是绝对化的割裂,而是相互交融。客观来说,我们的教育仍不完美,通识教育和逻辑教育就一直是短板。这造成文理科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但作为个体,理应重视并进行自我调整。一个文科生,难道就不应该尊重和了解科学,就不应该拥有逻辑?一个理科生,难道就不应该有人文和艺术修养?

片面区分文理科,强调所谓的“自身优势”,其实往往是在掩饰自身孱弱的一面。可是,与其掩饰,何不去提高自己?

毕竟,鄙视链没有赢家。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 叶克飞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