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在过去,六月也被称为“荷月”,夏至赏荷更是自古以来就广为流传的民间习俗,南宋诗人杨万里就用一首《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描绘了夏日赏荷观莲的景象。那么,古人又是怎样赏荷的呢?别着急,今天小编就带大家穿越回古代,看看古时的文人墨客是怎样赏荷观花的。

今日夏至,“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要说夏至最美的风景,那“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荷花绝对当之无愧。夏至时节,夏风日长,荷叶密密的贴在水面,一朵朵荷花静静开放。

据古籍中记载,在中国古代有三种比较出名的赏荷方式,分为瓶赏、盆赏和池赏。因荷花生长于水泽之地,自然欣赏受时间、地域所限,古人便挖池种荷、筑亭看花,慢慢便发展成了最受古人喜爱的赏荷方式——池赏。

最早的池赏始于先秦时期,据《越绝书》记载,吴王夫差得到越国敬献的美女西施后,特在今苏州城西的灵岩山,建筑了一座休闲离宫“馆娃宫”。传宫内置有琴台、响屐廊,还有玩花池,池内广种荷花。吴王的“玩花池”,就是中国古代最早的“池赏”杰作,西施也因为这个,成了古人眼里的“荷花神”。

到了隋唐时期,有条件的富贵之家,一般都会挖池养荷,既是美化环境的需要,更是夏日避暑和赏荷的追求。唐诗人刘禹锡在《刘驸马水亭避暑》一诗中,便留有“尽日逍遥避烦暑,再三珍重主人翁”的佳句。就连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的白居易,也不能免俗,特地在堂前开挖池塘,养鱼种荷,兴奋地写下了《草堂前新开一池养鱼种荷日有幽趣》一诗:“江鲤二三雨,白莲八九枝。绕水俗成径,护堤方插篱。”

到明清两代,在庭内开凿荷池已高级大宅的“标配”。清陈淏子《花镜·敞室置具》称:“敞室宜近水,长夏所居,尽去窗槛,前梧后竹,荷池绕于外,水阁启其旁……”

池赏,其实往往是通过构建园林来实现的,内挖池塘种荷,近筑亭廊观赏,这不只是中国古典园林特色,也是一种广泛流传的赏荷方式。如今,全国各地公园中一般均置水池,内植荷花,就是古人“池赏”之遗韵,不少公园里的荷花池,都是古人当年赏荷最佳去处。

怎么样,看完了古代文人墨客对观荷赏花的热衷,大家是不是也按捺不住想要去公园赏荷的心了?现在正是赏荷观花的好时节,在大鹏教育中,就有很多学员将看到的荷花绘于纸上,画出了夏日生动、形象的荷花美景。

大鹏教育学员“学芳1041”作品赏析

时值夏至,大家何不效仿古人?约上三两好友到家附近的公园里,一边观花避暑,一边抒发一下心中情怀,享受夏至赏荷的乐趣。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