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银行的另类哲学家离我们而去了!”据法国《世界报》8日报道,法国当代著名哲学家贝尔纳·斯蒂格勒在当地时间6日因病去世,享年68岁。“堪称传奇的人生和哲学界不能绕开的重量级人物”是法国媒体对于斯蒂格勒的总结。

出生于1952年的斯蒂格勒在青少年时期经历了引发法国社会、经济、文化巨变的1968年“五月风暴”运动,并在同年加入法国共产党。年少不得志的他曾在农场打工,后来又经营过酒吧。不过因为生意长期亏损,“身处社会底层饱受压迫”的他在1978年一怒之下决定去抢银行。斯蒂格勒称:“我抢的银行都是我存钱的银行,我只是想把属于自己的钱抢回来。”

斯蒂格勒表示,抢银行一方面是宣泄对“五月风暴”失败的不满情绪,一方面是对阶级压迫的反抗,他一连抢了三家银行,在最后一家作案时被警方逮个正着,随后进入图卢兹监狱服刑5年。

令人吃惊的是,监狱生涯居然让斯蒂格勒决定“浪子回头”。高中未毕业的他在狱中每天自学15小时的哲学,在出狱后跟随解构主义大师德里达攻读博士,并获得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博士学位。其论文《技术与时间》被认为是20世纪末法国哲学界最有影响力的著作之一。

斯蒂格勒在后来还完成《象征的贫困》《怀疑与失信》《构成欧洲》和《新政治经济学批判》等著作。受到现象学、技术哲学、精神分析、后现代主义以及解构主义等诸多思想的影响,斯蒂格勒建构了一种独特的直面当代数字化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的批判话语,由于把“技术”问题从哲学边缘推到了核心位置,斯蒂格勒借此确立了他在哲学领域的地位,他也成为当代西方社会批判理论阵营中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

据称,为达到“自我修炼”,斯蒂格勒午夜后会去他在巴黎郊外租的一个小房间睡觉,从早上五点到十点半都不接电话,只是读书。在斯蒂格勒看来,如今人类最大的敌人,不是主权扩张,也不是民族主义,而是发生在我们身上的由数码性和社交媒体所造成的“去崇高”(désublimation)过程。他认为,数码性和社交媒体使得年轻人“无法成年”。斯蒂格勒曾在2015年来到中国,访问了中国美术学院、南京大学和同济大学,并举行了一系列讨论会和演讲活动。

除学术成就外,斯蒂格勒还曾担任法国国立视听研究院副院长和法国声学、音乐研究和协作学院院长。自2006年起,斯蒂格勒担任了巴黎蓬皮杜国家艺术和文化中心文化发展部主任,致力于用“技术”来解决艺术所面临的“危机”。他在蓬皮杜中心的同事称,他是法国知识界罕有的“自由智者”,拥有超强的思考能力,大家为他的突然离去感到难过和震惊。法国共产党方面对斯蒂格勒的离去也表示遗憾,称这是“对那些希望以不一样方式思考和构建世界之人的巨大损失”。(记者 潘亮)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