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晚(23日)举行的2021年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科技活动周通气会上,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安全仓储与科技司司长王宏表示,我国多措并举推进节粮减损取得显著成效。
据介绍,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国际粮食市场不确定性增加的态势下,节粮减损等同于粮食增产,是增加粮食有效供给的“无形良田”。
在粮食收购环节,狠抓为农服务解决农户储粮难题。
我国开展节粮减损措施,主要包括在粮食主产区,推广建设总规模约1000万套经济、适用、防虫、防霉储粮新装具,使用装具农户储粮损失由8%降至2%以下。2017年启动实施的优质粮食工程“粮食产后服务体系”子项,在26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具有清理、干燥、收储、加工、销售等服务功能的产后服务中心。计划建设5000余个,目前已完成97%。
在粮食储运环节,狠抓储运减损技术应用促进保质降耗,
国有粮食储备仓库粮食储藏周期综合损失率降至1%以内,我国仓储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避免过度加工导致出品率过低,有效减少不必要的粮食损失和能源消耗;围绕全链条减损,强化立法修规夯实粮食产后减损法律基础,节粮减损相关内容已列入4月颁布的《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在拟议的《粮食安全保障法》中,增加了粮食节约专章内容。同时,研究粮食标准指标,引导节粮减损。全方位构建粮食减损的法律基础。(总台记者刘涛 郑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