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持续振荡3个月后,玉米07合约于上周大幅下跌3.07%并跌破下方支撑,完成了本年度最大周度跌幅。从前期国内小麦价格持续下跌,到2月底国内玉米基层售粮进度提速,叠加近期国外宏观及谷物市场“热闹非凡”,国内大量采购美玉米,国内玉米价格重心持续下移,并有逐渐加速态势。

国外市场波谲云诡

自3月硅谷银行暴雷以来,欧美银行业危机持续蔓延,随后美国签名银行倒闭、瑞银收购瑞士信贷以及最近德意志银行股价暴跌,意味着欧美银行业危机远未解除。不过在欧美央行看来,银行业危机或许只是“小打小闹”,尚未形成系统性风险,受此影响短期其仍以抗击通货膨胀为主,欧洲央行和美联储均继续加息50BP和25BP,但在中长期美联储或许将提前结束加息操作。不过全球性的恐慌情绪在谷物市场引发较大震动,叠加黑海粮食协议的续签,美玉米及美麦价格均出现大幅下跌,从而为我国采购美玉米提供良好时机。


(资料图片)

国内基本面供强需弱

(1)玉米进口

CBOT玉米价格下跌使美玉米进口成本下降,同时由于阿根廷玉米大幅减产、巴西玉米出口偏慢,乌克兰玉米因黑海协议仅延期60日,后期仍面临不确定性,国内对美玉米出现集中采购。USDA数据显示自13日至24日的两周,我国对美玉米已累计购买275.2万吨,均于本年度交付。

(2)粮源流通

随着3月潮粮售粮窗口缩窄,国内玉米产区售粮进度提速,钢联数据显示截至3月23日,13省售粮进度为83%,其中东北为84%、华北为76%,均快于去年2%,持粮主体进一步转移至贸易商和港口。基层粮源减少也使流通玉米出现下降,北港集港量由前期日均3万吨以上降至2万吨左右,下海量同步缩减,但库存继续提升,库存的积累使港口价格出现回落,截至24日锦州港平仓价已跌落至2790元/吨。北港下海量的缩减使得南港内贸到货量大幅减少,同时南港外贸到货量也呈现季节性缩减态势,目前南方销区提货多以消耗前期港口库存为主,南港库存整体减少但仍处近5年高位,本就偏高的库存使玉米价格继续回落,蛇口港现货价已跌落至2890元/吨。

(3)下游需求

玉米下游消费主要在于饲用和工业用,农业农村部显示2021/22年度国内玉米消费中,饲用消费占比65%,工业消费占比28%。当前两个方面均处于消费淡季,玉米下游需求整体偏弱,难以对价格形成支撑。

首先来看饲用消费。结合往年情况,总量方面,3月份全国生猪存栏量整体处于年内偏低水平;增量方面,10个月前即2022年5月能繁母猪存栏量4192万头处于产能低点位置,同时当前生猪养殖利润持续走低,下游补栏情绪低迷。总体来看,当前阶段下游养殖对玉米需求整体偏低。

再来看工业消费。当前深加工市场消费仍难有起色,玉米淀粉下游走货缓慢,开机率虽有季节性提升但仍处近5年低位,企业库存延续前期高位对玉米淀粉价格形成压制。淀粉市场的低迷主要受下游需求偏弱的影响,其中淀粉糖利润持续走低,制约淀粉糖开机率整体偏低,减少下游对玉米淀粉需求量。玉米酒精与DDGS方面,饲用需求偏低使DDGS走货困难,DDGS库存处于历史性高位,且玉米酒精利润过低,拖累玉米酒精企业开工率处于偏低水平,对玉米加工需求也较低。总体来看,当前深加工企业加工利润季节性偏低,玉米下游需求整体偏弱。

麦米价差

尽管部分产区在小麦生长或收获阶段遭遇恶劣天气,2022年我国小麦产量仍增长0.6%至2754.5亿斤,且政策性小麦持续投放,叠加2023年2月进口小麦到港同比增加124.1%至152万吨,当前我国小麦市场供应整体充足。但受终端消费低迷影响,面粉企业加工利润持续处于近5年低位,企业采购意愿偏低,小麦下游加工需求难以提升。小麦市场形势同样供强需弱,小麦价格持续走低,3月初郑州麦米价差降至200元/吨接近饲用替代区间,截至3月24日,郑州小麦收购价为3040元/吨,而同期郑州玉米现货价为2910元/吨,麦米价差继续下降至130元/吨。随着麦米价差的走低,具有更高性价比的小麦对饲用玉米形成替代,部分养殖企业早已开始建立小麦库存,从而减少饲用玉米需求,对玉米价格形成压制作用。

总结

在2020年玉米临储库存拍卖清空后,国内玉米价格的锚点便转向替代品和进口玉米,一般认为小麦价格为玉米价格的上限,进口玉米价格或饲用稻谷拍卖价格为玉米价格下限。玉米行情驱动也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在上下限区间内由自身基本面变化驱动价格变化;二是上下限区间价格出现波动从而对玉米价格形成压制或抬升作用。很明显,当前玉米行情以上下限区间同时下行形成驱动为主,玉米价格受到价格上限压制和价格下限拖累双重作用,从而出现大幅快速的下跌。展望后期,玉米继续大幅下行或受到限制,一方面随着国内大量进口,美玉米需求良好使CBOT玉米企稳回升,继续进口美玉米成本将上升,进口利润缩减甚至再次回到倒挂状态;另一方面,尽管目前基本面玉米需求持续偏弱,但随着基层粮源持续减少,基层对剩余潮粮的挺价情绪渐浓,或许能对玉米价格形成一定支撑。

(文章来源:美尔雅期货)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