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新安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大皖新闻”,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资料图】

大皖新闻讯近日,一份《关于向讹诈公司的卑劣人员宣战的通知》因文内措辞较为“极端”,引发网友热议。3月23日上午,大皖新闻记者就此事进行了采访。

企业发文“向讹诈公司的卑劣人员宣战”

大皖新闻记者注意到,该通知内容有:“对利用非法手段,通过仲裁、诉讼等方式索要不当利益的宵小鼠辈,本公司不接受任何形式的调解,将依法依规坚决予以迎头痛击”“任何人讹诈公司获益,公司将追究人资、法务相关人员的责任。给公司造成的损失、由责任人承担。”“人资部要会同法务部,对讹诈公司的卑劣人员进行从业跟踪……其鼠窜到哪里,我们把函发到哪里!”该通知落款“东海国际控股(山东)集团有限公司”,落款时间为2023年2月21日,注明“本通知自印发之日起执行”。

天眼查显示:东海国际控股(山东)集团有限公司(曾用名:东海国际控股(山东)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年,东海国际控股集团成员,位于山东省济南市,是一家以从事研究和试验发展为主的企业。企业注册资本1000万美元,超过了96%的山东省同行。

东海集团官网显示:东海集团起步山东德州,总部济南,主要业务领域涉及文化旅游、规划设计、装配式建筑、物业服务、建设施工、地产开发、设备租赁、国际业务等,现有员工3500人,常年合作的劳务用工3万余人。官网称东海集团致力于为业主提供高品质、差异化的产品与服务,正在从深耕德州向全省布局。集团连年入选山东省百强民企,旗下东海地产位居山东省本土品牌十强,长江物业是中国物业服务百强企业,三东筑工被评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回应:引发关注后该文件已撤销,对引发各界不适表示道歉

该通知是在什么前提下发出的?3月23日上午10点多,大皖新闻记者联系上了东海集团办公室负责人时先生,其让记者留下工作单位和姓名等相关信息,“我们公司有专门的人员和你答复一下。”

3月23日下午5点多,东海集团负责品牌管理的一位负责人联系大皖新闻记者解释:此事发生后,东海集团内部也开会反思这件事,认为确实不应该印发这样的文件,引发社会各界不适感,导致影响面挺大。

该负责人介绍,前段时间有个别员工利用仲裁、劳动法、诉讼等正当的手段,谋求一些非法的利益,当时集团人员在起草文件时可能带着情绪,在方式方法和措辞上确实不合适,并且文件引发关注后,当地政府宣传、网信等有关部门也约谈了东海集团,目前该文件已经撤掉了,并把来龙去脉和政府部门进行了解释、汇报。“我们也道歉了,把文件撤掉了,也反思了,也请社会各界理解,今后也继续加强员工关怀,企业管理。”采访中,该负责人表示东海集团肯定守法、合法经营。负责品牌管理的该负责人也郑重承诺,如果东海集团有违反劳动法的事实存在,“我们也欢迎媒体监督,欢迎政府部门对我们约谈。”

律师:诉讼仲裁是员工维权的合法方式,企业要从根本上完善员工管理制度

东海控股集团发的这份通知内容妥当吗?大皖新闻记者采访了律师。

针对东海控股集团发出的这份文件,安徽承义律师事务所何晨律师认为:这份通知应该是东海控股集团公司内部的通知,是应对所谓的员工讹诈公司事件的,从法律角度上来看,通知的用词虽然较为极端和有贬低意味,但毕竟尚未违反相关法律规定,其设置跟踪岗也属于内部管理的方式。当然,其中也存在一些法律风险,就通知内容员工可以见仁见智。如讹诈公司获益,公司将追究人资、法务相关人员责任的说法,公司如果确实追究了责任人责任,而又没有证据证明是相关责任人怠于履行职责的,责任人可以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利。而如果公司跟踪发函的方式确实实行了,又没有如实披露相关诉讼、仲裁的结果,虚构相关事实,且给离职员工造成了工作中的不便和名誉上的损失,“可以主张该公司赔礼道歉、赔偿损失,如情形恶劣有涉嫌诽谤、寻衅滋事等情况,甚至可以追究该公司刑事责任。”何晨说。

此外,何晨指出,诉讼、仲裁是员工维护自身权利的合法方式,即使提出的诉请较高也不能视为追求不当利益,最终依裁决为准。应对所谓的“讹诈”,何晨说,企业还是要从根本上完善员工管理制度,保障法律规定的各项员工权利和福利,关心关爱员工,及时跟进人事管理措施,留痕留档。对确属恶意干扰企业运转、利用不正当手段寻求不正当利益的,企业可以建立类似企业用工黑名单、行业用工黑名单等数据库,如实披露相关事实。

大皖新闻记者 许佳 实习生 杨蕙雯

编辑 陶娜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