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0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CPI(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1%,环比上涨0.8%;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同比降0.8%,环比降0.4%。
【资料图】
1月份CPI涨幅重回“2区间”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表示,1月份,受春节效应和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等因素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有所上涨。
从同比看,CPI上涨2.1%,涨幅比上月扩大0.3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上涨6.2%,涨幅比上月扩大1.4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1.13个百分点。食品中,鲜菌、鲜果和鲜菜价格分别上涨15.9%、13.1%和6.7%;猪肉价格上涨11.8%,涨幅比上月回落10.4个百分点;鸡蛋、禽肉类和水产品价格分别上涨8.6%、8.0%和4.8%;粮食和食用油价格分别上涨2.7%和6.5%。
民生银行高级研究员应习文解读称,虽然1月CPI环比与同比均上涨,但仍保持在合理区间,其中环比上涨更多是节日因素所致,同比上涨是因为春节提前至一月有关。
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庞溟对第一财经分析,1月份CPI同比增长温和抬升和PPI同比延续收缩态势,主要原因是基数效应、季节因素叠加需求端回暖特别是节日消费需求提振。预计全年通胀形势仍较为温和可控,不必过度强调通胀对未来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空间的压制作用。
东方金诚认为,1月猪肉价格环比下跌幅度较大,引发各方关注,但主要受春节错期因素影响,当月蔬菜价格大幅上涨,同比由负转正,充分对冲了猪肉价格下跌带来的影响,是推高1月CPI同比涨幅的主要原因。
PPI继续下降
董莉娟解读,1月份,受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和国内煤炭价格下行等因素影响,工业品价格整体继续下降。
从同比看,PPI下降0.8%,降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1.4%,降幅与上月相同;生活资料价格上涨1.5%,涨幅回落0.3个百分点。
东方金诚指出,受上年俄乌冲突前夕国际油价大幅上涨影响,今年1月国际油价同比由正转负。另外,1月需求预期回暖对工业品价格有所支撑,但新涨价动能仍然较弱,加之基数走高,当月PPI环比续跌、同比跌幅扩大,表现不及预期。
如何看待下阶段走势?
应习文认为,当前食品价格并未出现节日因素以外的超预期涨价因素,预计随着供应恢复,食品价格压力有望逐步回落。
东方金诚预计2月CPI同比将降至1.9%左右,继续处于温和水平。这将继续为宏观政策相机灵活调整提供较大空间。与此同时,2月PPI将延续弱势运行状态,其中上年同期基数明显偏高,加之新涨价动能有限,都会明显抑制PPI同比涨幅。
庞溟此前分析,预计2023年全球主要能源和金属的价格水平将同比下行10%左右,叠加国内社会有效需求逐步回暖走强,有助于PPI平均涨幅维持在-0.5%至0.5%左右的较低水平。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