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位非常资深的汽车媒体人,在试驾过某款采用异形方向盘的新能源车型后发出了一句试驾感言,大意如下:没有经过“传动系统”改造的异形方向盘车,“千万别买”、“千万别买”、“千万别买”!


(相关资料图)

现在的流行语境是重要的事说三遍,为何这位媒体人要连说三遍别买异形方向盘车型?亲自试驾过这款车的人和看过试驾视频的朋友们恐怕都有同感:这种方头方脑、只有传统圆形方向盘一半握把的异形方向盘,让许多驾龄几十年的老司机感觉找不到北。

其实这种异形方向盘并非车企的首创,F1方程式赛车的方向盘就是异形的,飞机上的驾驶操作杆也类似,都是非圆形设计。

一般来讲,现在家用汽车的转向比是16:1至20:1(方向盘转动16°,车轮转动1°),这是汽车在130多年进化历史中,经过工程师们反复试验、分析后确定的。汽车工程师发现,当方向盘转动圈数设定为2.5至3圈时,能最好地平衡转向力度与圈数之间的矛盾,同时也让大多数驾驶者更容易接受。

而采用异形方向盘的F1方程式赛车的转向比一般在 8:1 到 10:1 之间,即车手转动方向盘 8°至10°,前轮转动 1°。在个别赛道上,F1 赛车最大的转向比甚至会调到 6:1,即方向盘转动 6°,前轮转动 1°。如此调校有助于车手控制赛车,不必大幅度打方向。为什么F1方程式赛车要使用异形方向盘?原因一是视野,二是空间。F1方程式赛车驾驶时车手以半躺姿势被牢牢固定在驾驶舱内,只有半个头露在舱外,其视野极度受限。如使用圆形方向盘,会极大增加车手观察赛道获取赛道信息的难度。在极其狭窄的座舱内部,异形方向盘可以更好地节省腿部空间。

家用车则有所不同。城市道路要比赛道复杂许多,考虑到安全性和驾驶友好性,家用车的方向盘不能过于敏感,因此家用车的转向比通常会在 16:1 到 20:1 之间。也就是说,在同一个弯道中,家用车需要打更多的方向。毕竟不能让天天开车上路的普通车主像赛车手一样精准操控方向盘、极速驾驶。这也就是为何汽车方向盘历经一百多年实践最终采用正圆形,因为这样最符合人类的操作直觉,无论是双手握持还是单手操控,都能自如,也最大限度地避免了转向时方向盘脱手的可能。

至此大概您已经明了为何传统汽车不采用异形方向盘的原因了。但自从特斯拉为Model 3/Y提供平底方形方向盘(Yoke)以来,异形方向盘的“普及”似乎势不可挡,若干车企争相推出异形方向盘,老品牌丰田、新品牌智己,甚至还未量产的本田、索尼、集度,都发布了异形方向盘。这一波“创新”,确实让已经对传统圆形方向盘审美疲劳的消费者眼前一亮,尤其喜欢玩方程式赛车游戏的Z世代们更是感到熟悉。于是,以为掌握了年轻群体消费密码的车企们,纷纷推出了看着新颖、炫酷的异形方向盘,希望借此推陈出新、以差异化吸引年轻消费者。

但从目前某品牌采用异形方向盘并提供媒体试驾的车型体验看,由于没有使用可变转向比技术,这种徒具形式的异形方向盘,在急速打方向的时候,即使是驾龄多年的老司机,也很容易脱手抓空;在急转弯或者调头时,也容易出现“打手”现象。所以,才会出现资深汽车媒体人对此的吐槽。

普通家用汽车能否使用异形方向盘?答案当然是可以,但有一个重要前提:一定要设计使用全新的传动系统,即修改原有的汽车传动比。例如海外版的丰田bZ4X是将异形方向盘转动角度设定为±150°,这样无需换手打轮即可完成转向操作,目的是减轻车主在掉头、入库、弯道行驶时的操作负担。同时也使主仪表盘不被方向盘遮挡,完全呈现于车主视野范围内,不必低头查看。当然,丰田这波操作还有一个重要的技术支撑,就是采用线控转向系统,这在中国市场是一个需要加价2万元左右的选配项。

异形方向盘确实更炫酷更有科技感,也有一定的使用优点,但仅就目前的市场反馈来看,还是属于在原本没有使用痛点的地方,强行提供不符合使用习惯与直觉的设计,人为增加了误操作风险。

创新无疑是车企的生命力,但仅从目前看,异形方向盘或单踏板模式,都和人们熟悉的操控驾驶习惯不一致,其实不顾车主使用习惯的创新在一定程度上是冒险和不负责任的。追求创新一定要基于用户痛点,创新的代价不能是风险隐患。当下汽车行业的创新更需要回归尊重用户体验的本源,避免盲进与浮躁。

(文章来源:新京报)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