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2341亿元,同比增长0.5%,累计增幅比1月至2月份提高1.7个百分点,实现由负转正。其中,全国税收收入51707亿元,同比下降1.4%,扣除特殊因素影响后增长2%;非税收入10634亿元,同比增长10.9%。一季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7915亿元,同比增长6.8%。


【资料图】

财政部国库支付中心副主任薛虓乾近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一季度财政收入增长主要受到两大特殊因素影响:一是部分2021年末收入在去年初入库,抬高基数,拉低今年收入增幅;二是去年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缓税在今年入库和部分税收错期入库,拉高今年收入增幅。扣除上述特殊因素影响后,一季度财政收入增长3%,单月全国财政收入分别增长1%、4%、6%,呈现回稳向上态势。

“财政是经济运行的反映。一季度财政收入低于经济增速,与去年一季度基数较高有关,剔除基数效应后,与经济形势逐月向好的趋势总体是一致的。”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二季度财政收入增幅将保持较高水平

一季度,全国税收收入同比下降1.4%,扣除特殊因素影响后增长2%。据薛虓乾介绍,国内增值税增长12.2%,主要受去年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缓税于今年入库等因素带动。国内消费税下降22.2%,进口货物增值税、消费税下降14.4%,主要受去年同期高基数因素影响。企业所得税增长9.3%,主要是因为部分税收错期入库。另外,个人所得税下降4.4%,主要是限售股转让等财产转让所得下降较多。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国家出台一系列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政策落地实施,市场正出现一些积极变化,但仍处于逐步恢复中。房地产相关税收中,一季度契税同比增长2.1%,耕地占用税下降5.5%,土地增值税下降18.7%。另外,房产税增长23.1%,城镇土地使用税增长18.6%,这两个税种增幅较高则主要是因为部分地区收入错期入库。

从非税收入看,一季度,全国非税收入同比增长10.9%,主要是地方多渠道盘活闲置资产带动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增长32.4%,拉高了非税收入增幅。全国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下降13.8%,罚没收入下降10.8%。“这意味着税收收入下降的同时,有关部门并未通过乱收费和乱罚款的方式弥补,不仅有利于减轻企业负担,而且有利于进一步改善营商环境。”罗志恒分析认为。

针对财政收入后期走势,薛虓乾表示,我国经济总体回升将为财政收入增长提供基本支撑,财政收入有望继续回稳向上。二季度,因去年同期留抵退税集中退付、基数偏低,全国财政收入增幅将保持较高水平。下半年,随着去年同期留抵退税产生的低基数因素逐步消退,财政收入增幅会相应回落。

在财政支出方面,一季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长6.8%,基本民生、乡村振兴、区域重大战略、教育、科技攻关等重点领域支出得到有力保障。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9.6%,教育支出增长4.1%,卫生健康支出增长12.2%,农林水支出增长10.9%,科学技术支出增长9.4%,住房保障支出增长9%。

积极的财政政策多方发力

今年以来,中央财政按照“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力提效”的要求,保持较高的支出强度,持续提升财政政策效能,有力推动了经济回稳向好。“一季度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力提效,积极落实对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和先进制造的减税降费支持,专项债加大力度发行和使用,力图拉动投资稳定总需求,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罗志恒表示。

据财政部预算司副司长李大伟介绍,截至目前,中央部门预算已全部批复,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预算正按规定抓紧下达,确保符合下达条件的资金“应下尽下”,为地方分配使用资金留出更宽裕时间。督促地方和部门抓紧将预算细化下达到下级财政或有关单位,确保资金早使用、早落地、早见效,尽早发挥财政政策效能。

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是促投资、稳增长的重要抓手。今年以来,财政部指导地方加强专项债券项目前期准备工作,提高项目储备质量,加快专项债券发行进度,强化专项债券资金使用管理,适当提高资金使用集中度,优先支持成熟度高的项目和在建项目,推动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发挥专项债券扩大有效投资的积极作用。

数据显示,1月至3月份,各地在提前下达的新增债务限额内,已发行用于项目建设的新增专项债券13228亿元,主要支持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交通基础设施、社会事业以及保障性安居住房等重点领域、重大项目建设。

此外,在完善税费优惠政策方面,1月份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完善了三项涉及小规模纳税人的增值税优惠政策,延续了两项涉及资本市场的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3月份,会同有关部门延续和优化调整了2022年底和2023年3月、4月份到期的部分阶段性税费优惠政策。

记者了解到,这些政策突出对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以及企业提升创新能力等的支持,增强税费优惠政策的精准性有效性,有利于进一步稳定市场预期,增强经济发展动力;预计全年可为经营主体减轻负担约1.2万亿元。

(文章来源:金融时报)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