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化转型势在必行,但现在摆在传统汽车制造商面前的是如何应对燃油车产能过剩的问题。
据乘联会数据,2023年4月中国新能源汽车整体销售63.6万辆,同比增长110%,新能源渗透率已经达到29.5%,同比增长4.2个百分点。
在全球市场上,新能源汽车也呈现爆发式的增长。据IEA统计,2022年售出的所有新车中有14%是电动汽车,这个数据远高于2021年的约9%和2020年的不到5%。而2019年电动汽车在汽车总销量中的占比还只有2.5%。
(资料图)
一面是电动汽车的高歌猛进,另一面则是燃油车的退场与转型。绿色和平组织(Greenpeace)前不久发布报告称,保守估算到2030年新能源汽车将占新车总销量的40%,在此情况下,除比亚迪外的包括大众汽车、丰田汽车和通用汽车在内的十家主流汽车制造商,将有三分之一的燃油车产能可能会处于闲置状态。
据乘联会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汽车制造商产能TOP20产能合计为3749万辆,占总量近九成,整体利用率却低于五成。其中,吉利、长城、上汽大众、长安福特、北京现代、悦达起亚等燃油车比重较大的企业,产能利用率均低于四成。
此前已频繁有消息传出,多家汽车制造商面临削减产能或停产的情况。
日本《读卖新闻》最新消息称,三菱汽车在6月将继续暂停在中国的新车生产,重新开放的日期暂未确定。因为中国市场销量惨淡,三菱汽车在华合资企业广汽三菱的长沙工厂此前在3月至5月已经停产新车型,只保留生产部分零件。
江苏悦达起亚的内部通知显示,为实现电动化转型,业务人员结构需要整合,该公司安排管理岗员工分批次轮休,第一批轮休时间长达一年,从2023年6月1日至2024年5月31日。
几乎同一时间段,福特中国旗下的合资企业长安福特宣布因销量下滑削减百万产能。巅峰时期,长安福特年销量一度接近百万,在重庆、哈尔滨、杭州设立的五家整车工厂产能最高可达160万辆,目前长安福特的产能锐减至67万辆。
北京现代近日也有消息传出,沧州工厂今年6月也将面临停产,沧州工厂的相关设备已在运往北京顺义。相关数据显示,北京现代的产能利用率为12.7%,
除了由盛转衰,深陷产能危机的企业,其他头部汽车制造商的数据也并不乐观。
数据显示,上汽大众、上汽通用的产能利用率分别在36%和41.3%。近两年产能利用率可超95%的广汽本田较去年同期下滑,产能利用率仅有72.5%。广汽丰田的产能利用率也仅为69.5%。受到新能源市场影响,一汽丰田销量下滑,今年产能利用率降至57.3%。
不仅合资企业如此,实际上燃油车占比较大的国产品牌也无法阻止产能下降的局面。
2023年乘用车产能排名第一的吉利汽车产能达459万辆,但由于新能源增长暂未跟上,导致产能利用率只有31.9%。长城汽车的整体产能达269万辆,但产能利用率也仅有31.3%。
值得注意的是,产能利用率较高的企业为特斯拉、比亚迪和奇瑞,分别为100%、90.3%和89.2%。
前文提到的报告呼吁汽车公司尽早制定燃油车退出时间表,越快转型越有利于止损。产能过剩将使得企业资金周转变慢,资本回报率下降,进而增加债务风险。报告建议,汽车公司应尽早承诺在2030年前停售燃油车,加速完成新能源转型,以更好应对未来的风险。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