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新会,正以冲刺千亿GDP强区的闯劲、干劲、拼劲再出发。
【资料图】
近日,江门市委十四届五次全会召开。会议提出,要用十年左右的时间奋力实现GDP等主要经济指标翻一番,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再造一个现代化新江门,加速迈入万亿GDP城市行列。
市委全会结束后,新会第一时间召开区委十四届五次全会,强调坚决以“走在前列”总目标统领各项工作,更好肩负起建设“首善之区”的职责和使命。新会区委书记林锡波代表区委常委会向全会作工作报告时,掷地有声:“我们要全速冲刺千亿GDP强区,奋力当好全市高质量发展标杆,为再造一个现代化新江门、为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作出新会新的更大贡献。”
思想共识、发展思路、工作举措已然凝聚成战略部署,新会以“走在前列、作出示范”的精气神,乘势而上、真抓实干、奋勇拼搏,必将干出现代化建设新业绩、新气象。
把比较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
冲刺千亿GDP强区,从来不是新会的终点,而是新的起点。
这种“劲头”,新会一以贯之——始终把自身发展放在全国全省全市大格局、大坐标中谋划推进,在每个赛道上敢闯敢冲、加速加力、走在前列。特别是去年GDP增长4%,总量、增速保持全市第一,市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考核连续两年获优秀等次,各项事业呈现活力迸发、齐头并进的崭新局面。
当前,新会正处于增量提质、滚石上山的关键时期,各种优势机遇交汇叠加,发展态势保持向上向好,已驶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机者如神,难遇易失。新会地处大湾区承东启西的关键节点,随着深江高铁、深中通道陆续建成通车,将加快融入大湾区1小时经济圈生活圈,区位优势突破升级。此外,新会不仅腹地纵深广阔,拥有可大规模连片开发的土地,更坐拥10个国家级产业基地,正加快建设657平方公里、全市布局面积最大的大型产业集聚区,是江门新一轮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主力军。
一片承接产业有序转移的“新天地”在葵乡打开。
抢抓机遇勇争先的意识更加坚定。区委全会报告指出,新会基础条件优厚、面临诸多机遇,在大湾区激烈竞逐中必定大有可为、必须有所作为,把比较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
新会区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要举全区之力建设“一园三中心”。通过约1.7万字的区委全会报告,可以清晰看出,“一园三中心”建设,与省委“1310”具体部署、市委“1+6+3”工作安排高度契合。
建设“一园三中心”的共识不断深化。有共识就有力量,新会既能顺势而为开“顺风船”,又可顽强斗争开“顶风船”,在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下,今后发展必将取得更大成就。
再造关键新优势
吃改革饭走开放路打创新牌
改革、开放、创新“三大动力”是广东最鲜明的标识,是新会必须始终牢牢扭住、不断巩固发展的最关键优势。
改革开放以来,新会秉承敢为人先的精神,先后培育形成化纤纺织、纸及纸制品、金属制品、高端装备等产业集群,引进一批知名外资企业,经济社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都有赖于“三大动力”。
再造关键新优势,区委全会报告提出,要继续坚持吃改革饭、走开放路、打创新牌。
激活改革动力,再造体制机制新优势。新会要推动高质量发展,关键要围绕项目引进、落地、建设、投产、服务,在壮大国资、园区管理、营商环境、高效用地等方面重点改革。同理,要落实“百千万工程”,打造更多百强镇、千强村,关键也是“项目化”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以点带面,示范引领,加快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重大改革成果。
激活开放动力,再造发展空间新优势。对内,新会既加强与深圳、广州、中山、珠海等湾区城市的创新协同、产业合作,加紧建设前景广阔的深江经济合作区,也加强与长三角城市的经济联系,深耕国内大市场。对外,用好吸引外商投资的6方面24条政策措施和“侨”资源,深入对接RCEP机遇,稳住外贸、引进外资、服务外企,积极开拓新市场、拓展外贸新增长点,更好链接国内国际双循环。
同时,新会要积极抢抓机遇,向实施“百千万工程”、深化与港澳合作、跨区域结对合作等要资源、市场、建设、承载力等空间,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中拓展经济纵深。
激活创新动力,再造发展活力新优势。此前,新会已推进系列体制机制创新——区镇经济一体化改革打破行政区划界限,把恶性竞争变成“群狼作战”;银湖湾滨海新区和区工业园区联合办公,解决“小马拉大车”难题……现阶段,新会正深化“崇尚创新、宽容失败”的政策支撑,在全社会营造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的浓厚氛围,以全面创新凝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盘活中科创新广场,助力打造双碳实验室,引进新能源电池龙头企业及上下游配套产业,新会抢占一系列新赛道,就是为了布局未来。紧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新会将重点发力“从1到10”的应用研究,切实把创新落到产业上、把重点落到转化上、把主体落到企业上,推动新会产业体系整体优化升级,以科技创新开辟高质量发展新空间。
紧扣十大新突破
全力闯出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今年上半年,新会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68.73亿元,同比增长5.4%,经济增速跑赢全省、全市大盘。其中3个“第一”尤其亮眼: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5%,增速排名全市第一;外贸进出口180亿元,增长5%,增速排名全市第一;实有各类经营主体超35万户,增长9.08%,总量排名全市第一。
透视上半年经济数据,制造业始终是新会的殷实“家当”,全区规上工业增加值211亿元,增长5.5%,展现出强大韧劲。而大幅增长的经营主体数量,不仅彰显出市场对新会的信心,其旺盛活力背后,更积蓄着新会冲刺千亿GDP的充足后劲。
冲刺千亿GDP强区,发力点在哪?区委全会报告指出,要紧扣“十大新突破”——
高站位纵深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上实干争先;坚持制造业当家,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上实干争先;一体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在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上实干争先;全力实施“百千万工程”,在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上实干争先;坚持陆海统筹、江海联动,在打造“水上新会”上实干争先;扎实推进绿美新会生态建设,在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典范上实干争先;加快推进文化强区建设,在打造“两个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综合实践区的先行示范区上实干争先;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在提升群众幸福指数上实干争先;建设更高水平法治新会平安新会,在更好统筹发展与安全上实干争先;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在构建良好政治生态上实干争先。
粤港澳大湾区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试验田”。
对内,新会落实恢复和扩大消费二十条措施,促进住房、新能源汽车、家居等大宗消费,着力营造推动消费升级的良好生态,提振居民消费意愿和能力。对外,搭建“走出去”合作平台,助力企业“抱团出海”,助力船舶、集装箱、纸制品、不锈钢等“新会制造”卖全球。
同时,新会以银湖湾滨海地区为重要抓手,以深江合作为契机,出台专门政策措施,提升各专项规划,推动两地在交通互联、产业协同、园区共建、航空物流、文旅商贸等领域融合发展。
站在粤港澳大湾区“一点两地”全新定位的背景下,新会正以“走在前列”总目标统领各项工作,纵深推进“六大工程”,全力建设“一园三中心”,找准切入点、结合点,全力闯出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文章来源: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