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给我国外贸出口造成不利影响。

与外贸企业携手并肩,主动作为。近期,国内多家头部商贸企业、电商平台等密集发声,助力中国优质外贸企业开拓国内市场。

京东、盒马、永辉超市、华润万家等企业纷纷发布公告,通过开通“绿色通道”、上线外贸优品专区等方式,打开“出口转内销”的渠道。截至4月14日,已有近3000家企业和商家与京东接洽,寻求合作和帮助,对此,京东同步开启了包含服装鞋帽、消费电子、家用电器等数百种品类的选品工作。此外,京东上线外贸优品专区,以及“出口转内销”店铺和商品识别标签,为商家提供流量倾斜。

与此同时,省内骨干商贸流通企业也迅速响应,积极行动。

4月12日,安徽商之都发布内外贸携手合作邀请书。一方面,简化准入流程,为“出口转内销”企业开辟资质审核绿色通道,探索“首购首用”激励机制,支持外贸商铺零费用入驻购物中心和商超;另一方面,计划在购物中心、社区邻里生活中心、连锁超市、专营店等场所开设外贸产品专区、专柜,开展“外贸优品转内销”主题活动。商之都有关负责人透露,截至4月15日,已与8家外贸企业正式接洽。

合肥百大集团依托旗下零售、农产品流通两大主业,覆盖百货、超市、电器、线上等多业态核心资源,成立了“内销行动组”,打通出口转内销全链路,构建线上线下协同、跨业态联动的内外贸一体化平台,助力外贸企业快速开拓国内市场,扩内需促消费。合肥百大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百大已正式启动“外贸优品腾飞计划”,紧锣密鼓地推进工作开展。

为帮助外贸企业快速打开国内市场,省级层面积极牵头协调,成立徽派企业商贸流通合作联盟、举办外贸企业拓内销对接会等。

4月19日正式成立的徽派企业商贸流通合作联盟,发布《助力外贸企业拓内销倡议书》,呼吁全省商贸流通企业与外贸企业携手同行,以开放的渠道、创新的服务、协同的力量,全方位助力外贸企业拓内销、稳发展。

根据倡议,联盟及行业协会将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为外贸企业拓内销搭建平台、加强服务、做好宣传,提升“安徽外贸优品”知晓率、接受度、内销量。联盟倡议,各商贸流通企业积极对接外贸企业,沟通需求,商洽合作,努力化解外贸企业的燃眉之急;围绕“开放渠道,扩大合作”,各商贸流通企业主动开辟绿色通道,通过集中陈列、引流助销、减免租金等方式,支持外贸产品入驻核心商圈、大型商超、主流电商平台、商业街区、高速公路服务区等重点场所。

降低门槛,深化融合。联盟还呼吁各商贸流通企业加强与外贸企业供需精准对接,引导外贸企业转型发展,推动产品设计与功能本土化;电商平台企业组织开展外贸企业的电商运营、网络直播、品牌营销等专项培训,赋能外贸企业线上发展。鼓励商贸流通企业与外贸企业联合开发联名产品,结合文旅、健康、亲子等场景开展创新营销,深化跨界融合,增强消费吸引力。

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并非暂时之举。近几年,促进内外贸规则制度衔接、推进内外贸产品同线同标同质、支持外贸企业拓展国内市场等工作陆续开展,为本轮“出口转内销”奠定了基础。

去年,《安徽省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发展若干措施》发布,从促进内外贸标准认证衔接、推进同线同标同质、培育内外贸融合发展产业集群、完善内外贸信用体系等15个方面部署安排,推动内外贸一体化发展。

去年底,长虹美菱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尧舜智能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等46家企业产品通过内外贸产品“同线同标同质”认定。

今年,我省将依托徽派企业商贸流通合作联盟平台,大力实施出口企业“六进”行动,积极支持外贸产品“进商场、进超市、进电商平台、进商业街区、进高速公路服务区、进机关企事业单位”,进一步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发展。

(本报记者 彭园园)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