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脱“内循环”,置身大格局,基于系统性思维来谋划布局

城市空间既是城市生产、生活、生态功能的物理承载,也是对城市能级、品质、气质、品格进行塑形的载体。城市空间布局,是城市发展的基本问题,亦是当下提升城市能级与核心竞争力所必须倚仗的重要抓手。

上海发展至今,既有的空间布局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不同程度面临一些短板。新形势下,中心城区发展空间日益有限、郊区整体核心功能亟待提升、重点区域增长极作用尚不明显等,都是亟待突破的瓶颈。

这是基于一种系统性思维来进行的谋划布局,应当成为富有战略意味的大手笔,而不是一般性的工程

“中心辐射、两翼齐飞、新城发力、南北转型”,已被明确为上海“十四五”重点塑造的城市空间新格局,也是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过程中,重要的“分格局”。16个字涉及城市不同区域板块,一个重要的共通之处在于,

换言之,从中心城区到新片区、示范区等“两翼”,从五大新城到宝山、金山等“两山”,都不能就上海谈上海,而必须放到更大的时空中来寻找方位、谋划功能、建设推进,体现一种超越自身时空的意识。超越有限时空,才称得上转型升级。

以近来突出强调的“五个新城”为例,今天新城建设同过往最大的变化,是要建立“独立的综合性节点城市”。它们不再只是一般意义上的郊区城市化新区,更不是单纯的园区,而必须有成熟的、综合的城市功能,并置身于一张巨大的网络之中,打开超越自身的扇面。

新城建设必须跳脱“内循环”,放到整个上海都市圈、整个长三角区域乃至整个国家的复合网络中去,力争使之成为“上海都市圈的第一个圈层”,成为现代化的大城市、长三角的增长极

这张网络,既指上海的城市之网,更指辐射到长三角乃至全国的大网。,这样才能真正融入新发展格局,进而使整个上海成为“中心节点和战略链接”。

都要体现一种“强节点意识”,并做大自身增量(而不是简单承接外溢)的文章

要做到这些,对新城的产业规划、空间规划、基础设施规划、生态规划以及城市治理、公共服务、社会建设等,,不断提升连通、集聚、辐射能力。

其他区域的布局,也要置于这样的大格局、大网络,并在网络中找到位置、体现功能、担纲“节点”。显然,无论是中心城区还是郊区,都需要考虑向外辐射带动的问题,要通过自身产业功能、服务功能的不断强化,既畅通市域内的小循环,更畅通长三角乃至全国的中循环、大循环。

这个过程,需要协同发力,需要各扬所长,需要充分赋能。

上海的价值在于能够向外赋能,而上海各区域之间,首先要能够相互赋能。

中心城区作为内核,要在推动城市更新、提升经济密度、推进产业高端化高级化方面创造样板,为全市赋能;东西“两翼”要成为对内对外开放两个扇面的枢纽;南北转型要成为中心辐射的重要承载地和产业高地,这都依赖各区、各部门间的协同合力。

切不可陷入同质化竞争和内部资源争夺——当然,相应的考核机制等“指挥棒”,亦应因时因地进行调整。

对各区域来说,当前重中之重是基于自身优势特色锻长板,用各自的长板共同构成上海的长板,在特色化、差异化发展中相互赋能、共同提升,实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有我特”;

塑造新空间格局,站位要高、观念要新、手笔要大、魄力要足,在体制机制等方面应有大胆的创新举措,通过充分的放权、授权、制度创新,打通制约关节、释放创新活力,进而在实践中全面发力。交通基础设施、人口结构等已经或正在暴露的短板问题,要提前布局考虑,争取多方支持,下决心优化解决,从而为整座城市的新一轮跃升打下坚实基础。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