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新发展阶段,上海使命在肩。如何进一步集聚人才力量?在今年的上海两会上,市人大代表姚薇、娄庆梅、郑沈芳分别从五型经济、五大新城以及公共卫生领域三方面献计上海发展。
市人大代表姚薇说,“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国家科技创新力的根本源泉在于人,人才是第一资源。”姚薇代表供职于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平日打交道的同事都是科研人员,为此两会上关于科技人才发展和培养的建议,一直是她所关注的重点内容之一。
在她看来,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对科学兴趣的引导和培养也要从娃娃抓起,使他们更多了解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形成一大批具备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群体。
以信息技术产业的核心——芯片产业为例,姚薇代表介绍说,近年来,上海针对芯片行业中高层次科技人才构建了完整的选拔、培养和服务体系。2020年7月,随着集成电路成为一级学科,上海大学等高校也开始加强芯片相关学科建设。然而,面向青少年群体的芯片教育、人才发现和培育机制仍是空白,不利于上海芯片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对此,姚薇代表建议,可推荐高质量、体系化芯片科创课程进入中学基础教育。课程可以由拥有芯片产业链布局、具有行业权威地位的国家级科研机构,设计体系化课程方案,确保专业度。由优秀学科教师团队根据中学基础教育,把握课程知识点设置,确保课程实施的可行性。由专业课程编制团队根据课架构和内容,结合教育心理学和学生兴趣点,确定内容展示方式和授课场景。
“大力推动上海芯片后备人才培养,才能推进上海芯片产业生态的良性发展,帮助上海占据芯片领域制高点。”姚薇代表说。
作为嘉定区人社局局长,娄庆梅代表早早就“卯牢”了关于加强五大新城建设中人才建设的话题。娄庆梅认为,五大新城建设中,需要人才、资金、土地、技术等多方面政策激励和扶持。嘉定区“十四五”中规划提出,将着力提升四大功能,即世界级汽车产业中心核心功能区、上海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长三角综合性节点城市、新城辐射带动效应。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2021年九大重点任务也明确提出,发展创新型经济,关键是人才。而未来嘉定新城实现市、区提出目标,需要集聚一大批符合重大产业项目建设、高标准公共资源配置等要求的人才。
娄庆梅代表建议,是否可以参照本市重点领域人才的扶持政策,给予五大新城所在区重点机构人才引进推荐权、缩短居转沪年限、以及帮助人才安居等方面的政策扶持。
“一场新冠疫情,让我们看到了公共卫生人才的重要性。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聚焦常态化疫情防控,坚决守牢城市安全底线。”郑沈芳代表今年两会上直接把焦点放在了公共卫生领域的人才培养上面。她建议,上海需要加快建立合作育人机制,培养公共卫生紧缺人才。
郑沈芳代表直言,建议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尽快制订相应规定,明确本市医疗机构、疾病控制机构、计划生育机构、卫生监督机构、药品食品安全机构、妇幼保健机构、慢性病防治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等公共卫生单位,应当承担公共卫生人才培养的义务,且明确相应职责。
“医学院要把公共卫生机构的教学及其相关研究纳入学校发展的整体规划,推进学生早实习、多实习和反复实习,培养一批公共卫生人才。”郑沈芳代表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