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2月24日,由期货日报、新湖期货和产业服务联盟联合主办的“2023中国上市公司期货及衍生品风险管理大会”在上海举行。《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总经理、总编辑陈邦华表示,《期货日报》创刊30年来,始终以维护和促进期货行业健康发展为使命,以成为期货市场综合服务商为目标,已形成包括报纸、网站、“两微一端”在内的多媒体矩阵,全网用户超过百万,业务涵盖信息、调研、培训、直播、赛事、评级、基金投资等。
期货日报记者从产业服务联盟秘书处了解到,2020年底,在第14届全球期货交易者大会暨实盘大赛(南京)颁奖典礼上,期货日报联合市场9家机构,发起成立产业服务联盟。联盟以“贯彻执行国家产业发展方针、政策,发挥市场各机构的优势,更好服务实体产业,提升产业企业利用期货工具管理风险的能力”为宗旨,为产业企业高质量发展赋能。两年多来,联盟成员发展42家,开展产业活动100余场。
众所周知,近10年来,随着期货市场不断发展、企业对套期保值认识的不断深化,我国上市公司套期保值参与率也在不断提升,套保上市公司实现了对29个非金融类实体行业的全覆盖。有效使用期货及衍生工具管理好产品和原料端价格波动风险,对于上市公司稳定经营、提升效率、增强韧性和抗风险能力、保持持续发展的生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陈邦华表示,上市公司是期货行业服务的重点群体之一。作为资本市场的基石,上市公司要担当实体经济的“基本盘”。期货和衍生品法明确提出“国家支持期货市场健康发展,发挥发现价格、管理风险、配置资源的功能”“国家鼓励利用期货市场和衍生品市场从事套期保值等风险管理活动”等,为上市公司更多更好地利用期货市场进行风险管理提供了新机遇和好时机。
记者注意到,期货和衍生品法实施后,期货和衍生品市场新品种的上市速度明显加快。2022年下半年,国内期货和衍生品市场上市了16个新的场内品种,其中有14个期权新品种。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以来,场内期权逐渐发展成为场内避险工具的主力军,交易工具的丰富为企业避险策略的灵活性和有效性提供了更好的保障。
“大量实体企业、上市公司积极利用衍生工具、参与场内市场,从微观角度来看,有利于国内企业的高质量发展;从宏观角度看,还将有利于改善市场参与者结构、提升市场效率和综合竞争力,有助于加快以人民币计价的大宗商品定价中心建设,提升国内商品交易所核心竞争力,助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陈邦华说。
但同时也要看到,实体企业参与期货市场要想取得预期的效果,除需要具备专业知识技能、完备的内部控制体系外,还需要国内不断完善相关基础设施、创造更好的制度和舆论环境。
陈邦华表示,《期货日报》作为产业服务联盟的发起单位,将持续发挥市场平台功能,加强期货市场机构与上市公司的深度合作,帮助上市公司充分认识和运用好期货工具。同时,积极配合国内成熟套保案例的宣传,大力推广产业企业好的套保经验,联合各类产业、行业协会,共同推动科学的风险管理模式和经验在相关产业领域推广,引导产业企业借助期货公司及风险管理公司的专业能力管理市场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