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阅读

从互动游戏和科学实验中学习安全知识,在大哥哥大姐姐和“邻家妈妈”的陪伴下感受温暖,在参观体验活动中致敬最可爱的人……

2020暑期儿童关爱服务活动举办,以丰富多彩的形式、精准贴心的陪伴,让孩子们的暑假有趣、有爱,也有收获。

学习防溺水知识、栽培蔬菜、制作手工模型……今年暑期,河南省濮阳市南乐县几个乡镇的50多名留守儿童参加了丰富多彩的团队活动。“通过活动,我认识了很多新朋友,学到了新知识,度过了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暑假,希望明年叔叔阿姨们还能来陪我们。”留守儿童小林说。

这是2020暑期儿童关爱服务活动的一个缩影。

7月16日,全国妇联与民政部、教育部等11部门共同主办的“保护儿童安全 携手共同成长”2020暑期儿童关爱服务活动在京启动。一个多月来,各地区及相关部门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关爱服务活动,基层妇联工作人员、巾帼志愿者、“五老”队伍等进社区、进乡村、进家庭,帮助广大儿童度过了一个有意义、有收获的暑期。

厚植家国情怀,提升安全意识

关爱服务儿童,不仅需要物质上的贴心支持,更需要精神上的悉心引导。今年暑期,各地区及相关部门积极运用疫情防控、脱贫攻坚、抗洪抢险典型事迹感召引领少年儿童,将立德树人贯穿关爱服务活动始终。

在江苏省连云港、泰州、镇江等地,孩子们走进军营体验军事训练,参观革命纪念馆、规划展示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聆听红色经典故事,学习中华传统文化,感受家乡变化和祖国的发展。山西、广东、安徽等地则开展了“讲讲身边的抗疫脱贫故事”“我眼中的小康生活”“红领巾致敬最可爱的人”等主题活动,厚植少年儿童的家国情怀。

暑期是儿童遭遇溺水、交通事故、自然灾害和欺凌、暴力等伤害事件多发期。2020暑期儿童关爱服务活动突出关注儿童安全,各地区及相关部门通过以案释法、游戏互动、有奖问答等方式,深入浅出地告诉孩子们要增强自我防范和自我保护意识,远离危险。参加活动的小学生小萱说:“游戏和互动学习的方式同学们都很喜欢,安全知识记得牢。”

在重庆市合川区合阳城街道的“儿童之家”,10余名巾帼志愿者通过“溺水的回形针”小实验引导孩子们思考溺水原因,并结合儿童溺水事件,认真细致地给小朋友们讲解如何防溺水、溺水之后如何自救、求救等知识。内蒙古、宁夏、湖南、山东等地则制作防溺水动画、发放预防溺水倡议书,提醒家长做好监护,并组织专业人员对儿童开展水上安全、紧急避险等项目的防护实战训练。

“开展暑期儿童安全教育活动很有必要,我们家长要加强对孩子的监护,不能等意外发生才后悔莫及。”参加活动的家长周春说。

整合社会资源,结对帮扶儿童

这个暑期,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牵动了很多人的心,各地区及相关部门积极整合社会资源,精准提供服务,让孩子们感受到“心有人爱、身有人护、难有人帮”的温情。

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联合北京圆网慈善基金会,通过线上招募,优选了2000名优秀大学生与6000名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结对,并为每名大学生配送一个包含画笔、绘本图书、应急救护包等30余件文体及生活用品的爱心行囊,孩子们和大学生志愿者们度过了一个充实愉快的暑假。

上海市黄浦区妇联选聘资深教师、专业律师、户籍民警、社区干部和最美家庭组成“邻家妈妈”,与缺失父母监护的儿童“一对一”结对,并组织专家成立“邻家妈妈”后援团,提供政策、法律、心理辅导支持。

结对帮扶、托管照看、捐赠物资……在近两个月的时间里,形式多样、定位精准的关爱服务活动让孩子们在陪伴和呵护中感受到了爱的力量。“感谢哥哥姐姐以及其他帮助过我的人,开学后我会努力学习、独立自强、自信快乐。”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一名得到大学生志愿者帮扶的留守儿童在《致哥哥姐姐的一封信》中写道。

指导家庭教育,强调监护职责

保护儿童安全、健康成长,家长重任在肩。今年暑期,针对家庭教育中的突出问题,各地区及相关部门面向家长和监护人广泛开展监护责任意识教育。

民政部推出了三堂宣讲示范课,深入开展“政策宣讲进村(居)”活动,引导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强化监护主体责任意识,依法履行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目前该活动已在全国20余个省份启动。

江苏省公安厅、省妇联邀请民警、家庭教育专家走进网络直播间,与家长畅聊暑期儿童安全防护面临的突出问题。

“对不履行儿童监护职责的父母,可追究法律责任。”直播间内,普法人员细心讲解儿童安全保护的突出问题以及家长该如何做好相应的监护和引导;屏幕外,家长们一边听、一边记,积极互动。

北京市妇联持续推出“陪伴,我们在一起”线上家教课,邀请专家从安全保护、教育心理、儿童健康、习惯养成等方面为家长答疑解惑,并发动家长和孩子共读一本书、同做一份作业。

动员各方力量、关心关爱少年儿童,为他们的茁壮成长创造有利条件,尤为必要。各地及相关部门开展的丰富多彩的暑期关爱活动,既充实了少年儿童的暑期生活,又汇聚起爱的暖流,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田。(本报记者 易舒冉)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