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250年,旧历腊月二十四,凌晨时分的杭州城一片漆黑,唯独西湖东岸不远处闪着点点灯光。灯光之中,人影幢幢。
那里是太学,南宋后期的太学。当时太学将近两千名学生,分处几十个斋,每个斋都相当于一个班级,而每个班级的学生都在祭祀灶神。对宋朝太学生来说,祭灶是过年以前最为隆重的一项集体活动。
祭灶是传统习俗,该习俗在现代中国仍有残留。北方民谣有云:“二十三,祭灶仙。”每年腊月二十三是祭祀灶王爷的日子。怎么祭呢?一般在厨房摆一供桌,供桌上摆些灶糖。灶糖又甜又粘,粘住灶王爷的嘴,让他上天述职的时候没办法打小报告。
宋朝祭灶有所不同,宋朝人要到腊月二十四或者二十五才会祭灶,在仪式上也比较丰富:除了摆灶糖,还要摆酒,还要撕下灶神的旧画像,贴上新画像,最后还要把旧画像烧掉,让喝过酒、吃过糖的灶神跟着那缕缕青烟直上云霄。
宋朝老百姓祭灶,有的在腊月二十四晚上进行,有的在腊月二十五早上进行。太学生祭灶却要赶一个大早,赶在腊月二十四凌晨。俗话说得好,无利不起早,太学生这么早就祭灶,说明祭灶能给他们带来好处。至少他们心目中,祭灶能带来好处。
宋朝老百姓祭灶,地点通常在厨房。太学也有厨房,甚至有好几个厨房。但是太学生人数太多,假如一千多人乌乌泱泱都去厨房,厨房再大也得被挤爆。所以他们只能分别在斋里祭灶,也就是在各自的班级里祭灶。
太学生祭灶会摆什么供品呢?有灶糖,有甜酒,另外还有三道果盘:大枣、荔枝、蓼花糖。
大枣随处都有,晒成干枣,长期保存。荔枝虽然不容易保鲜,但在宋朝已经有了成熟的蜜饯工艺,福建、广东和四川的商家将荔枝加工成荔枝干,全国各地都有销售。所以,祭灶的时令虽是冬天,太学生们仍然能买到大枣和荔枝。
蓼花糖是什么东西呢?这是宋元时期江南地带比较常见的一款糕点,做法如下:将糯米磨成粉,用热水烫软,加糖加油,揉成粉团,切成长条,用麦芽糖挂浆,撒上芝麻,粘上青红丝,最后过油一炸。捞出来,又酥又脆,一嘟噜一嘟噜的,就像蓼花的花穗,故此得名蓼花糖。
用灶糖祭灶,是为了粘住灶神的嘴。用甜酒祭灶,是为了把灶神灌晕。灶神晕晕乎乎飞上天,嘴巴又被粘住,想说坏话说不出来。即使挣扎着说出来,必定也是好话——毕竟他享用了人间的糖和酒,吃人嘴短嘛!
那三道果盘又有什么寓意呢?
其中寓意跟谐音有关。大枣、荔枝、蓼花糖——枣、荔、蓼;早、离、了。太学生通过祭灶,希望借助灶王爷的神力,早一天离开太学。
做太学生
其实有各种优待
太学生为什么急着离开太学?太学难道不好吗?当然不是。宋朝太学对太学生其实有各种优待。
北宋前期本来没有太学,只有国子学。国子学是国立最高学府,但只招收七品以上官员(含七品)的子孙。小官和平民的孩子想上学,要么去私学,要么去某些州府兴办的地方官学。这样办学,社会阶层会越来越固化,既不公平,也不利于朝廷选拔人才。所以到了宋仁宗在位时,范仲淹搞新政,借鉴汉朝就有的太学体制,在京城建了一所太学。这所太学主要招收八品以下官员的子弟,但也允许地方官学推荐上来的优秀平民子弟就读。
北宋首都在开封,范仲淹新政时期建造的太学自然也在开封。最初招生人数很少,全校只有两百名学生。到宋仁宗快要驾崩的时候,太学生增加到了六百名。
范仲淹新政以失败告终,太学却保留了下来。宋神宗在位时,王安石搞变法,把太学当成培育和选拔人才的基地,太学扩招到两千多人,学生待遇也有所提升。根据考试成绩,太学生分为内舍生和外舍生。内舍生成绩好,免收学费,每月还有三百文的“添厨钱”,也就是饮食补贴;外舍生成绩稍差,只免收学费,没有饮食补贴。
宋徽宗在位时,蔡京主政,太学扩招到三千多人,分一百个班级,这一百个班级又分为上舍、内舍、外舍三个等级。外舍生免学费,无补贴;内舍生免学费,有补贴;上舍生不仅有补贴,还能参加每年一次的“升贡”考试,一旦通过这个考试,马上就有官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