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本应该是一个稀松平常的夏日,然而一场暴雨却让这一天充满了恐惧和悲伤。河南郑州、安阳、新乡、鹤壁等多地区因为这场暴雨引发了严重的洪涝灾害,多名群众被困于洪水之中。这一刻,河南人民的安危牵动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心,各方企业、组织及个人纷纷加入救援,来自祖国各地的救援物质也寄托着全国人民的关怀陆续抵达灾区。秉承着“中国企业在国家大义面前从不袖手旁观”的理念,中国洗护行业新兴品牌乐霂也贡献出了自己的力量。乐霂于7月24日通过北京西花海棠公益基金会向中国文物保护基金捐出15万元的物资和现金,用于驰援河南文物保护工作,为奋战在一线的文物保护工作人员尽一份自己的力量。同时,乐霂也于7月30日-8月8日期间,在各大店铺举行爱心义卖,期间的一半收益均捐赠于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专项用于河南灾后文物修缮、保护等工作,此举也获得了很多用户的大力支持。

为何乐霂要专门向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捐款呢?这是因为河南地处黄河中下游,素有“九州腹地、十省通衢”之称,是中国古代文明发祥地之一,至迟在50万年前就有人类在这里生息和繁衍,先后有20多个正统朝代先后建都或迁都河南。中国八大古都河南占有四个,这一特点也造就了河南成为了考古大省、文物大省,目前河南不可移动文物数量居全国第二,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20处,省文物保护单位1170处,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13个。而这次暴雨对河南的文物保护带来了巨大挑战,闻名全国的嵩山少林寺等地出现覆土坍塌,多个珍贵的、不可移动的考古发掘基地被雨水淹没。郑州市文物局局长任伟介绍,经统计,郑州市914处县级以上(含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中有73处出现不同程度受损。其中,两项世界文化遗产的12处遗产点有3处受损(中岳庙、嵩岳寺塔建筑漏雨,大运河惠济桥受淹),23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受损,双槐树遗址、青台遗址、东赵遗址、楚湾遗址4处考古发掘工地遭受水淹。

文物保护工作任务艰巨条件艰苦,“人在,文物在”是每一个河南文物守护者的信念,暴雨期间,全省各级文物部门都深入一线争分夺秒的抢救着这些历史的传承。可以说,每个文物人都在和时间赛跑,博物馆、考古工地、遗址等现场都有他们的身影。巡查、排涝、清淤、消杀工作都在有序进行,让一切回归正常成为了文物人的唯一心愿。

在河南郑州博物馆,新展馆顶层大面积积水灌入展厅,在接到郑州市防汛指挥部郑州博物馆新馆作为泄洪区,需要紧急撤离的指令之后,这群已经持续排水十几个小时的文物人继续作战,将文物及时安全的转移。通过近千名党员群众和志愿者的努力,8小时就完成了清淤工作,12小时搭建起临时互联,48小时恢复石栏杆护栏。在大家的团结奋战中,最终确保了文物的安全。目前,河南灾后重建工作正在有序进行,文物保护工作也在持续。

虽然,乐霂捐款的金额不大,但是能够足够重视文化传承,能够悉心了解河南当地需求,是非常值得肯定的。每一个善念都应该被鼓励,每一份爱心都值得被肯定。当然,还有许许多多我们并不熟知的企业向灾区伸出了援手,我们也相信这点滴的爱心汇聚起的力量一定能够战胜灾情。与此同时,乐霂负责人也表示,会持续关注河南灾情和文物保护工作进程,也会将践行社会责任感融入到企业文化中去,让品牌发挥其真正的作用,带动更多员工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为公益出力。

在自然灾害面前,一个人的力量太渺小了,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会奋起抗争,暴雨将河南变成了无通讯、无电力的孤城,但人心却让河南感受到了最大的善意。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