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赋能弥补老小区硬件设施等不足、智慧医疗帮助医护人员应对复杂多变的急诊挑战……12月8日,在2020上海智慧城市体验周开幕式上,上海市首批人工智能示范应用场景授牌仪式举行。
当前,上海正在通过人工智能应用场景的建设,营造创新应用业态,加速产业集聚,赋能城市数字化转型。
自2019年,市经信委组织开展首批人工智能试点应用场景建设。在AI+教育、AI+医疗、AI+园区、AI+社区四个领域,上海世外教育集团、上海第十人民医院、张江人工智能岛和长宁区北新泾街道4个场景体验度高、创新性强、应用成果显著,被评为首批“上海市人工智能示范应用场景”。
1
张江人工智能岛 聚焦构建“园区智脑”,融合AI、5G、边缘云、物联感知等技术,与园区运行服务深度融合,逐步完善了30余个人工智能应用场景的部署,为园区管理、园区服务、园区楼宇、园区指挥调度带来了全新的方式。
构建了AI+家居、AI+校园、AI+医疗、AI+金融、AI+制造、AI+园区管理在内的6个体验区,通过赋能张江科学城内原有的银行卡园、康桥工业园、国际医学园区等,使之扩增到AI+金融科技、AI+精准医学、AI+智能制造等领域,实现产业之间的跨界融合。
未来,张江人工智能岛已落地实践的人工智能应用将逐步推广至张江科学城中区内的未来公园、AI未来商业街区等场景,逐步形成3到5个具有鲜明特色的园区。以10万平方米张江人工智能岛为“极核”,扩展到方圆1公里半径张江科学城中区,实现张江人工智能岛的空间倍增,并逐渐建设成为技术策源、场景创新的人工智能集聚区。
2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 在急诊领域搭建掌握4000多种多专科疾病智能诊疗平台,佐以智能感知设备,实现了智能快速分诊、精准诊疗,全程赋能急诊医护人员应对复杂多变的急诊挑战,为患者提供以病人为中心的急诊医疗“一站式”服务体系。
应用场景建成上线以来,已为上海十院急诊45万人次患者提供深度问诊、分级、分诊,精准辅诊,分诊准确率从69%提升到95%。
年初在疫情期间,系统在十院公众号线上在线自动预问诊,从深度问诊到精准分科,帮助居民辨别身体不适情况及是否需要去医院就医。AI辅助影像诊断系统大幅提升看片效率,由原本一次阅片需要十几分钟甚至半小时,缩短至两三分钟,放射诊断资源紧张的问题得到缓解。
当下,应用场景的建设经验又进一步拓展至专科门诊应用,辅助专科医生自动完善全面的电子病历管理,提供准确的疾病诊断建议。目前,AI系统在诊断中扮演辅助角色,最终结果由医生把关。
3
北新泾街道 主动呼应智慧康养、智慧生活、智慧文化、智慧运动等百姓生活需求,实现了九大类30个项目在老旧小区集中应用。疫情期间叠加智能外呼、防疫手环、智能门磁等AI应用,极大地提升了抗击疫情的工作效率。
通过AI赋能,进一步弥补了老小区硬件设施、服务力量、周边配套等方面的不足,在服务多元对象、缓解康养供需矛盾、优化小区管理、强化精细治理等方面实现突破,从而让居民们享受更加便捷、优质的服务。
此外,街道在建设过程中积极探索了政企共建的新模式。参与建设的25家AI企业中近80%为长宁企业,30个项目中,14个项目为免费试点应用。通过应用场景的开放,为企业准确找到市场需求、推进产品迭代完善提供了重要依据。通过构建良性交互的生态体系,实现了政府、居民、企业三方共赢的目标,有效降低行政投入成本。接下来,街道还将持续推进二期建设,在试点基础上,将成熟、规模化的解决方案,推广辐射到整个街道。
4
上海世外教育集团 立足于本校英语教学特色,打造了一套自适应学习+课堂实时分析+口语语音矫正的“AI+学校”人工智能教学系统,实现了知识点分析、学生能力量化测试、记忆曲线与遗忘规律分析、自动组卷推题、知识点掌握推测、练习行为分析等功能。
未来,世外教育集团将继续推进“AI+学校”建设,在2021年实现集团下属所有学校应用全覆盖。同时,集团基于“AI+学校”三大系统沉淀的数据信息,依托人工智能大数据平台,正打造新时代的人工智能标杆学校和国内首个教育人工智能大数据中心,让人工智能为传统教学赋能,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品质,实现大规模、常态化精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