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高性能电动豪华 BMW XM概念车全球首秀

12月15日,首钢集团首钢园运动中心制冰及场地管理负责人刘永亮和其他三名同事将开启“冬奥时间”,从首钢园启程去首都体育馆进行冬奥会花样滑冰与短道速滑赛事冰面保障工作。“服务冬奥会的机会太难得了,这是和国际制冰师学习的好机会!”

资料图 首都体育馆 潘之望 摄

39岁的刘永亮是一名制冰师,负责场地冰面前期制冰及后期冰面维护工作。从2016年至今,由他和制冰团队共同研究完成的各项比赛制冰方案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成为首钢集团未来在城市服务领域中制冰专业的重要技术资料。

刘永亮曾是首钢运输部负责铁路运输铁水的调车员,2010年首钢老厂区全面停产后,他和很多老员工一样选择留守。

曾经的老厂区正在改造,眼前又是热火朝天的景象,刘永亮的内心充满期待,但也为未来的工作担忧。2016年,一份制冰学习报名表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当时我觉得制冰很好玩,也想找份有挑战的工作。”出于好奇心,刘永亮抓住机会报了名,在首都体育馆培训学习了五个月。在外人看来,制冰就是冻水成冰,刘永亮最初也是这么理解的。可到了现场学习后他才发现,制作冰面过程十分复杂。有人说制冰师是冰上“精雕细琢”的工匠,这一点都不为过:每一步都要严控误差,精确至毫米乃至微米,就连洒水的方式、用量、速度以及地面温度都有严格的要求。

刘永亮一头扎进了冰场,和国内制冰专家学习制冰,一年后才终于上手进行全流程制冰实操。从看热闹到看门道,他经历了淬火历练。在制冰过程中,赛道上红蓝色的线条看似简单,却是让制冰师最费神的工序。画线必须一次成型,刘永亮在冰上画线时蹲在地上一待就是三四个小时,实在累了也只能伸伸腿放松下。

“画线必须一气呵成,我们都练好了蹲功。”刘永亮笑着解释说,在他看来,制冰画线和为汽车画腰线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选用的画笔和颜料都有特殊要求,在哪里拐弯、在哪里快速走笔形成连贯的直线都必须做到“严丝合缝”。

随着冬奥会北京周期的到来,首钢园承接的大型赛事越来越多,比赛期间是刘永亮和同事最忙碌的时候。从早7时到晚11时,他们都要在冰场时刻待命,在一次次的实战中检验提升制冰技艺。制冰之外,刘永亮还需要做到对制冰机组设备了如指掌,他不仅仔细阅读学习设备说明书,有时间还去现场观看设备厂家维修保养流程,全程参与设备维修保养,这才掌握了所有设备的工艺性能和维修要求。

进驻首都体育馆后,刘永亮和团队成员将负责场馆花样滑冰和短道速滑的制冰及赛事保障工作。为运动健儿和观众们呈现如梦似幻的“冬奥冰”,既是他心头的牵挂,更是一份荣耀。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