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明年的积极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25日,财政部原部长楼继伟在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2022年会作主旨演讲时,对明年财政政策加力提效给出自己的看法。
楼继伟表示,明年减税降费依然要作为主要措施,从而保住市场主体、保住就业。
(资料图片)
“明年可以延续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这项政策使得制造业大中企业、部分小微企业受益多。不过对相当多的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由于上下游抵扣链条不完整,很难有留抵退税。有的则采取简易征收方式,不存在留抵退税。因此对它们采取了免征增值税做法。以前结存的留抵税额有3万亿元以上,经过一年大部分已经消化,明年留抵退税效果会减弱。”楼继伟说。
今年为了给企业纾困,国家对所有小微企业和制造业等行业大中型企业退还存量和增量留抵税额。税务总局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1月10日,全国已退到纳税人账户的增值税留抵退税款约2.3万亿元,超过去年全年退税规模的3.5倍。制造业、交通运输业和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等受益明显。
专家表示,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减轻了企业资金压力,促进企业经营加快恢复,推动经济新动能加速成长,对稳定宏观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
不久前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主办的“2022-2023中国经济年会”上,财政部副部长许宏才公开表示,受国际国内形势影响,2023年一些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仍将面临困难,对于现行减税降费、退税缓税等措施,要根据实际情况,该延续的延续,该优化的优化,突出对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以及特困行业的支持,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和提升创新能力。
楼继伟在上述会上表示,明年财政政策大力提效的另一个重点是优化支出政策。
“今年针对小微企业、个体户、接触性服务业减免房租政策非常必要,但受财政能力所限,补贴力度不足。明年要补上短板,还可以考虑增加补贴范围,比如对水电燃气等补贴。这需要靠中央财政增加经常性开支,一部分可以通过财政直达机制,让地方政府执行。另一部分则可以直达纾困对象。采取的工具可以是阶段性发放消费券。可以通过税收、社保基金缴纳数据,来区分出需要纾困的对象。”楼继伟说。
他认为,总体估算需要增加中央财政赤字,地方赤字也可以适当增加。总体看全国一般公共预算赤字规模需要增加,主要用于经常性开支,赤字率可能要提高到3%以上。
从近些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来看,2016年和2019年同样有财政政策“加力”的表述,这两年财政赤字率较上一年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而赤字率提高,赤字规模的增加,使得财政支出规模增加,这正是积极财政政策“加力”的体现之一。近期不少专家普遍认为财政赤字率需要比今年(2.8%)有所提高,不少建议提至3%甚至以上。
另外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也较上一年明显增加,这也是“加力”的体现。楼继伟认为,专项债不纳入赤字,但需要有一定收益的公益性投资项目,考虑到这部分项目不多,专项限额可以适当增加,其中一部分可以继续用于化解存量债务。
近些年新增专项债规模总体保持快速增长势头,今年实际发行规模更是首次突破4万亿元。但与此同时,地方政府债务率接近120%警戒线,专家普遍预计明年专项债规模依然维持在高位,但难以保持较快增长。目前一些分析师预计明年新增专项债规模可能在3.6万亿元至4万亿元左右。
许宏才表示,明年要加强资源统筹,集中财力办大事,加大财政资金统筹力度,按照积极稳妥的原则确定财政赤字规模,合理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部署提供财力保障。
一些专家也建言,明年可以发行特别国债。对此,楼继伟认为需要从预算法角度来分析研判。特别国债对应投资支出,需要能够产生稳定现金流资产,年化收益能够覆盖发债成本,但这类项目极少。因此直接通过提高中央和地方财政赤字就可以解决问题,而且合理合法。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明年的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保持必要的财政支出强度,优化组合赤字、专项债、贴息等工具,在有效支持高质量发展中保障财政可持续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可控。要加大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力度,推动财力下沉,做好基层“三保”(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工作。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