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老龄金融分会、清华大学银色经济与健康财富发展指数课题组、大家保险集团联合发布《中国城市养老服务需求报告2022》(以下简称《报告》),调查样本覆盖全国19个省(区、市)77万名城市居民。


(资料图)

清华大学医院管理研究院教授、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杨燕绥表示,中国已经进入深度人口老龄化社会,百岁人生叠加新时代,带来的是一系列思考和观念重构,包括对传统养老观念的冲击。新时代城市居民的养老观念呈现出新特征。

一是健康观念更积极主动,维护老年健康不是有病治病,而是积极主动开展健康管理预防疾病;二是财富观念更独立多元;超八成城市居民养老费用倾向靠自己而非子女,规划养老钱不再抱守退休金,而是多元配置保险、基金等金融产品;三是价值观念更注重贡献,老年人希望自己不是家庭负担,而是家庭好帮手、银发经济主力军;四是家庭观念更青睐有距离的亲情,过半老年城市居民不希望与子女住在一起,但又要离家近;五是生活观念更注重培养兴趣爱好以融入社会,老年人不是坐等被照顾,而是主动走出去加入兴趣班、参加公益活动、再就业等与社会不脱节。

《报告》还指出,不同于传统“9073”养老格局(90%左右的老年人居家养老,7%左右的老年人依托社区支持养老,3%的老年人入住机构养老),中国城市居民养老方式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身体状况变化呈现三段式养老人生。活力阶段,超过一半(53.6%)选择居家养老,并伴有明显旅居意愿;半失能阶段,居家养老仍是主流,但“社区养老”(36.3%)和“机构养老”(21.1%)的比例有所提高;失能失智阶段,机构养老成为主流选择。

在老龄化和少子化双重因素叠加之下,养老更加独立,养老不再依靠子女的城市居民超过8成,同比去年再提升8.8个百分点。城市居民解决养老问题更青睐专业养老机构,不希望麻烦子女或者亲友,伴随身体机能下降,超过半数的城市居民会选择入住养老机构。

《报告》显示,城市居民预计养老总支出平均83.64万元,其中30-49岁居民预计养老所需资金100万元,60岁以上居民预期仅61.5万元。中老年人预期寿命更长,但养老支出预期更低,养老费用缺口显现。

城市居民正积极使用金融手段应对长寿风险,这其中,商业养老保险成为养老资金重要补充,超过三分之一的城市居民配置商业养老险、年金险、寿险来抵御通胀风险。

“保险+养老服务”的产品模式成为规划养老方案的重要选择。城市居民希望保险产品能附带以健康医护和养老机构费用为主要内容的附加权益,锁定优质养老资源。

另据大家人寿总经理郁华透露,公司近两年来较好地体现了保险+养老生态优势。城心医养人均产能在行业内保持比较高的水平,月均超过3万元,人均收入每个月超过8000元。这些水平在行业内目前都还处于领先段位,另外通过城心单和旅居单实现了保费的快速增长。

同时,公司以养老为核心跑出了各项新速度。今年前11个月,大家人寿个险代理人已经帮助超过4200位客户获得养老社区权益,其中超过20%的代理人伙伴基于养老社区场景赋能,成为了绩优甚至MDRT(百万圆桌会议会员)。

(文章来源:国际金融报)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