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2023年,A股市场和港股市场出现强势反弹,实现“开门红”。无论是对于2023年的经济展望还是市场预判,机构投资者都相对乐观,他们认为,站在当前时点看,长期投资者应加大权益资产配置。

首先,从宏观经济看,机构投资者对于2023年经济复苏充满期待。百亿私募敦和资管首席经济学家徐小庆认为,对2023年内需最为乐观的或是消费,也是目前存在最大预期差的部分。过去两年居民消费意愿下降,储蓄率显著上升,随着疫情防控措施不断优化,即使收入端的改善比较缓慢,但支出端的增加会相对快一些。仁桥资产总经理夏俊杰判断,随着房地产政策回暖及疫情防控措施不断优化,2023年消费潜力不容小觑。

其次,从市场估值看,当前A股市场的估值水平处于历史低位。若对PE、PB等传统的估值指标进行比较,当前A股的估值水平与2005年、2008年、2013年及2016年的市场低位基本相当,属于历史大底的位置。博道基金董事长莫泰山认为:“我们完全有理由对2023年的A股市场更加乐观一点。”


【资料图】

最后,从市场增量资金看,卖方机构也持乐观态度。兴业证券研报称,2023年权益市场有望迎来超2万亿元增量资金。

一方面,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新发规模有望逐步提升,预计分别为市场带来9000亿元和4000亿元的增量资金;另一方面,保险资金、理财资金权益仓位提升空间较大,保险资金的权益投资规模或扩容约4500亿元,理财产品股票持有规模或扩容1900亿元。此外,北向资金净流入规模也可能恢复至近3年平均水平,即2400亿元左右。

从历史数据看,沪深300指数如果前一年跌幅超过20%,第二年都会取得正回报,且收益情况不错。例如,2008年沪深300指数下跌65%后,2009年上涨96%;2011年下跌25%,2012年上涨7.55%;2018年下跌25%,2019年上涨36%。而2022年沪深300指数下跌21.63%。

此外,据博道基金统计,2007年以来,如果在上证指数跌破3000点时就买入偏股基金指数,历史上一共有6次出手的机会,拉长时间看,都会有不错的收益。例如,在2007年2月和2018年10月时出手,持有至今的收益分别为251%和51%。

在重阳投资看来,A股及港股市场或已构筑未来2至3年的中期底部,市场尽管短期内仍有波折,但新一轮中级行情正在酝酿,市场或迎来估值预期与盈利共同扩张的“戴维斯双击”。

华宝基金刘自强认为,2023年大概率将是市场的转折年。从成长与价值之间的估值扭曲度看,成长板块的调整可能尚未完全结束。预计2023年上半年还是价值方向占优。

配置方向上,基金普遍认为,受益于政策刺激的地产与地产链、受益于疫情防控措施优化的消费和医药等都是比较好的选择。刘自强认为,市场如果能持续企稳,信心重塑后,价值与成长之间的扭曲度也修复到一个合理水平,大概率会开始向偏成长的风格进行切换。

夏俊杰表示,2023年,在市场整体回暖的过程中,价值风格有望脱颖而出,看好低估值的核心资产。港股是低估值核心资产的大本营,其2023年的表现更值得期待。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