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一直致力推动“双碳”目标的实现。中国的金融机构作为推动低碳转型的重要力量,在意识层面已从“WHY”过渡到“HOW”的阶段。中国绿色信贷规模位居全球前列,绿色产品创新频出,但在融资结构、转型金融、碳金融交易构建等领域,仍有提升空间。

为此,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发起《湾区绿金对话》栏目,邀请在绿色金融、转型金融、气候投融资、可持续发展等领域有先行经验、国际项目经验的金融机构、第三方机构、智库组织等机构的绿色和可持续金融负责人,一起分享绿色和可持续金融发展前沿观点和先进做法,共同探索金融与社会低碳转型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之路。

以下为《湾区绿金对话》第三期节目。


【资料图】

作为助力达成“双碳”目标的重要力量,国内绿色金融近年来蓬勃发展。鉴于绿色标准、绿色评估技术及数字化应用等方面存在的一些局限性,国内金融机构在推动绿色转型时面临着一些困难。

恒生中国执行董事兼副行长祝瑾在接受南方全媒体记者专访时表示,对于银行而言,绿色能源、清洁交通、工业节能、清洁生产、可持续农业和固废处理等细分领域都蕴藏着巨大的机遇。

祝瑾也表示,下一步,发展绿色金融的重要切入点在于挖掘更多细分领域的绿色融资需求,并针对不同产业和各类项目的多元化需求,开发相应的绿色金融创新产品与服务。

当前,中国绿色金融发展面临的两大挑战——绿色金融标准体系与数据的可获得性、可靠性和可比性,祝瑾也给出了建议,“加快绿色信用信息系统和绿色项目库的建设,可以破除制造、建筑、交通、农林等行业的绿色项目识别难、评估难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借助金融科技手段,金融机构通过对企业和项目的减排减碳、环境绩效、经营状况等数据加以利用,实现对绿色项目的智能化识别和审核。”

绿色金融发展潜力巨大

南方财经:哪些绿色金融领域潜藏机遇?要如何挖掘这些机遇?

祝瑾:绿色转型意味着绿色金融机遇。据亚洲证券业及金融市场协会 (ASIFMA) 预估,未来三十年,亚洲地区需要 66 万亿美元的气候投资,以实现将全球变暖限制在1.5°C的目标。可以预期,全球资金将持续流向低碳、可持续发展、抵御气候变化的投资计划、产品和企业。

对于银行业而言,绿色能源、清洁交通、工业节能、清洁生产、可持续农业和固废处理等细分领域都蕴藏着巨大的机遇。在业务上,除了绿色贷款、绿色理财等产品外,碳排放权相关金融衍生品也存在广阔的空间。

当前,中国经济面临重要转型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节和技术升级为碳市场的发展壮大提供了机遇。在“双碳”目标的驱动下,化石能源逐步退出,光伏、生物质能、氢能等可再生能源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可再生能源需求扩大,也将带动这些行业上下游产业链的发展,如光伏电池、风机、生物质供热锅炉的生产等。

下一步,发展绿色金融的重要切入点在于挖掘更多细分领域的绿色融资需求,并针对不同产业和各类项目的多元化需求,开发相应的绿色金融创新产品与服务。

南方财经:银行在ESG投资等方面的趋势与主要机遇是什么?

祝瑾:当下,投资者逐渐青睐ESG的投资项目。Bloomberg Intelligence预计到2025年全球ESG资产总规模将达到53万亿美元,占全球在管投资总量的三分之一。在中国,央行也表示将继续探索激励政策,包括补贴、贴息、减免税等财税政策,提升绿色信贷和绿色债券吸引力的监管政策,并引导养老金、保险、社保等具有一定社会属性长期资金进入ESG投资市场。这些都反映了绿色资产、绿色金融和ESG投资理财的广阔空间,以及银行业新的业务增长趋势。

对银行而言,绿色发展和社会责任投资将成为未来布局的切入点。在理财投资领域,通过推出专注ESG投资理念的理财产品,银行在丰富高净值客户的可持续投资组合的同时,也能促进资金流向ESG投资领域。此外,通过在银行间交易市场参与交易或持有“碳中和”债产品,银行也能够支持于具有碳减排效益的绿色项目。

南方财经:在发展绿色金融时,外资行可以发挥哪些优势?

祝瑾:近年来,我国金融市场的开放程度不断扩大,带来了更多跨境资金的流动。数据显示,2018年到2021年,外资累计净增持境内债券和股票超过7000亿美元,年均增速34%。而外资行在跨境金融服务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和坚实的业务基础。因此,外资行能更好地承担起促进跨境绿色资金流动的角色。

此外,外资行凭借与母行的紧密联动,能够连接海外绿色投融资平台,为企业提供更契合需求的跨境绿色金融服务。

另外,在符合国内监管的前提下,外资行能够引入境外的绿色金融先进实践,将绿色金融理念贯彻到投融资行为中,从而推动国内绿色金融的发展。

平衡发展与风控、公益与盈利

南方财经:恒生中国如何统一银行内部各部门之间的观念,使各部门一致、协同地行动?

祝瑾:恒生中国从企业价值观、组织架构、管理流程,到产品服务创新、业务布局,构建出一套系统的绿色发展行动框架,在实现业务发展的同时,将使命、责任融入到发展战略当中。

在践行ESG、发展绿色金融的过程中,恒生中国“自上而下”的卓越治理以及“自下而上”的积极推动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合力。一方面,恒生中国制定的ESG行动路径得到母行以及恒生中国董事会的全力支持,对公司可持续发展表现进行评估并提出改善建议。另一方面,ESG理念已渗透到恒生中国的经营策略以及每位恒生人的点滴行动中,从一线的客户经理到中后台员工,乃至客户,都为恒生中国的ESG行动提供了极大支持。

恒生中国广州分行的员工曾做了一个统计,在内部一份2000字的培训文件中,“绿色”出现了20多次。2021年初,恒生中国在内部员工培训上,将“绿色信贷贷款余额同比增速大于全行对公贷款余额增速”设为发展战略目标之一,给一线信贷人员传递了发展绿色金融的明确信号。同时,通过简化部分行业环境审批流程、加大绩效考核倾斜等举措,恒生中国的对公信贷业务进一步向低碳产业倾斜,不断地加强对绿色产业的支持。

南方财经:现阶段,资本回报是否为银行发展绿色金融所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如何平衡短期和长期的关系?

祝瑾:绿色金融面临的政策风险、舆论风险和环境风险更大,需要投入的资金更多,投资回报的延迟性更强,短期收益低。绿色金融在体现社会责任“公益性”层面的同时,也需要兼顾“盈利性”的层面,让金融机构享受到相应的商业利益,吸引更多投资者进入绿色金融市场,才能形成可持续的良性发展。

对此,一方面需要绿色产业政策、财税政策等相关扶持以及优化顶层设计,通过较好的激励机制来提高绿色项目的回报率,解决绿色项目融资难的问题。另一方面,银行自身应着眼于绿色金融业务长期可持续的发展战略,明确绿色金融发展的目标和实施路径,逐步建立具有可持续性的绿色金融业务经营模式。同时,立足不同地域的产业特征和自身禀赋,开展差异化的绿色金融业务,提升金融资源的整合能力,避免银行间的同质化竞争,并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开展绿色金融创新,研发绿色理财产品,推进绿色信贷资产证券化等。

南方财经:金融机构应该如何平衡绿色金融产品创新与企业绿色转型的风险之间的关系?

祝瑾:我们也在不断探索新的路径,来更好地平衡发展绿色金融与支持企业转型发展过程中的风险问题。

风控方面,恒生中国历来都关注可持续发展的风险管理。关于绿色金融业务的风险管理,从整体框架上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集团的过渡风险,即向低碳经济转型的风险管理框架,我们会依照集团要求填写过渡风险调查问卷;另一方面我们也制定了绿色信贷指引,当中也覆盖了对本地环境社会风险的检查表。

对于可持续发展风险政策要求的行业,如农产品、化学品、能源、林业、采矿、冶金等,我们会应用相应的评级系统对客户可持续风险进行评估,然后根据评估结果决定不同的审批层级。

在尽职调查方面,客户经理需要对客户提供的环境和社会风险信息,从其他渠道获得的信息进行有效比对,包括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征信机构、监管部门、媒体等等,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综合评价客户在管理环境和社会风险等方面的意愿、能力以及它的历史记录,给客户的风险类别进行分类,并得出最终的评价结果。

我们不会支持集团可持续发展风险政策当中要求的禁止类业务,也不会去鼓励那些不符合政府环保行业政策的授信。对于已有的授信,若发现企业在转型过程中有类似负面问题的出现,也会加入内部的观察名单,然后酌情降低,甚至于取消授信。

贷后管理方面,我们会着重分析它是否对环境有负面影响,是否存在可持续风险,如果一旦发现问题就会及时采取措施,最大可能地降低相关的风险。最后还有一个退出机制,如果真的发现客户违反了一些政策,我们也会调整退出。

破除绿色项目“识别难、评估难”的问题

南方财经:近年来,恒生中国在大湾区落地了哪些绿色金融创新案例?计划如何进一步推动区域的绿色金融合作?

祝瑾:近年来,恒生中国在大湾区推出了系列的绿色金融举措,与诸多行业的客户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合作,如与华孚时尚达成 5 年期挂钩环境、社会责任及治理(ESG)条款的货币掉期交易,成为首家与粤港澳大湾区企业达成此类交易的外资银行;又如与中交集团达成的首笔保理项下绿色贷款等。

在推动区域的绿色金融合作方面,一方面我们会积极跟香港母行进行联动,凭借跨境服务的经验,连接海外绿色投融资平台,为企业提供更契合需求的跨境绿色金融服务。另一方面,我们也将积极参与绿色金融区域试点,推动绿色金融体系与区域协调机制的有效融合,引导和撬动金融资源向低碳项目、绿色转型项目、绿色创新项目倾斜,推动绿色金融与绿色产业融合发展。

南方财经:近年来,大湾区的企业对绿色金融创新产品的理解和接受程度有何变化?

祝瑾:近年来,ESG作为反映企业在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履行环境与社会责任等方面贡献的评价标准,已经成为衡量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影响投资者决策的关键因素。在监管层面,目前对于ESG信息披露的要求也在逐步加强,全球主要交易市场陆续发布ESG披露相关规定,中国的监管也逐步趋向强制模式。在这样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有对绿色转型、对ESG方面的各种要求。

在大湾区,我们在从业过程当中也观察到,市场对ESG的应用范围及内涵的理解在逐步加深。在新能源领域,如新能源汽车、清洁能源等企业客户都在积极投身ESG的建设。除此之外,我们也与部分传统的制造业客户进行了ESG方面的合作,创新模式也非常有吸引力。对于企业来说,通过与银行进行绿色存款以及绿色衍生品等业务的合作,将有利于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积极投身到ESG大潮当中,企业也能感受到由此为其发展带来的创新动力。

南方财经:在推动大湾区绿色金融,包括气候投融资标准的互联互通的过程中,有何实践方面的困难?如何解决?

祝瑾:目前中国绿色金融发展的一大挑战是构建统一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尽管我国的绿色金融业务正稳步推进,而金融机构可能会因信息不对称、认定标准不一致、绿色专业化能力不足等原因未能准确鉴别绿色项目。而要规避这种情况,既需要金融机构自身提高能力建设、加强对绿色项目的审核,更需要构建统一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目前我国主管部门制定的《绿色信贷指引》《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21版)》等逐步完善,与《绿色产业指导目录(2019版)》等制度文件兼容性不断提升。但是在地方层面,各地方政府在绿色金融认定标准方面还未实现有效衔接,认定口径存在差异。这些状况导致部分绿色项目的绿色金融审核认定流程复杂化,提高了绿色项目的融资成本。

发展绿色金融的另一大掣肘为数据的可获得性、可靠性和可比性。目前我国还存在缺乏统一的披露框架和统计口径、许多企业监测能力不足、行业间难以进行比较等问题。

一方面,这将影响绿色项目的有效评估和企业自身对于绿色转型的决策能力。另一方面,数据的缺失和不可比,也会给企业“洗绿”行为提供空间,从而误导投资者决策,而投资者往往缺乏相关合约的保护。

目前,我国尽管已在上市公司治理准则和定期报告内容与格式准则中对ESG内容有一定的提及,但是尚未出台专门ESG信息披露规则,且以自愿披露为主。

挑战意味着机遇。以此为切入点,可以加快绿色信用信息系统和绿色项目库的建设,从而破除制造、建筑、交通、农林等行业的绿色项目“识别难、评估难”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借助金融科技手段,金融机构通过对企业和项目的减排减碳、环境绩效、经营状况等数据加以利用,实现对绿色项目的智能化识别和审核。这不仅能够简化绿色识别认证程序、精准定位绿色融资需求,同时也能对绿色项目资金的使用进行有效监管,并将违约率保持在较低水平。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