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周,A股持续下行,上证综指一度跌破3200点大关,创业板指创2022年5月11日以来新低,5月25日北向资金更是卖出95亿元,创年内新高。与此同时,人民币汇率依然持续疲软,在此前跌破7大关后继续下行,逼近7.1附近。

万得全A和沪深300在5月以来分别下跌了3.19%和4.84%。各界认为,5月以来公布的4月数据显示,中国经济复苏的第一阶段基本完成,而第二阶段的复苏仍弱于预期,外加地缘政治博弈,因而也可能引发获利了结。不过,目前有周期磨底迹象,工业企业利润降幅收窄,企业主动去库存,外加M2增速强劲,各界预计,随着美元反弹的动能减弱,人民币有望在三季度以后企稳。


【资料图】

经济数据不佳引A股连日盘整

4月数据显示环比经济增长动能放缓,但去年低基数推升了同比增速。五一劳动节出游人数已经超过疫情前的水平,但是人均消费有所下滑。

高频数据也传递了同样的信息。中金公司的研究显示,5月中旬以来汽车销量环比小幅走弱,不过同比涨幅仍较高,三大家电近两周表现较为疲弱;投资层面,地产销量近期表现仍不佳,新房二手房销售动能均放缓,二手房价格指数持续回落,土地市场热度也出现边际回落;从建筑业活动来看,水泥出货率、螺纹表需、玻璃表需均不强,基建项目存在一定实物工作量较低的问题;外需层面,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近期基本持稳,但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明显回落,或指向出口变动不大而进口边际走弱。

此外,昆明城投偿债困难,房企金科被债权人提请破产重整,城投和地产两边的风险事件让市场担忧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进一步放缓。南银理财研究部主管王强松还提及,当前基建投资退坡,外需未见改善,投资人对于内外需担忧加剧,经济环比动能改善需要等待,等待库存进一步去化。新的刺激政策出台后,经济预期才能明显回暖。本周的5月PMI数据预计在荣枯线以下。考虑到去年的低基数,二季度经济仍是全年高点,出台刺激政策的可能性较低。

过去一周,沪指连续回调。例如,在24日沪指跌破今年以来震荡区间下沿之后,25日大盘呈现惯性调整,下跌个股接近2900家。北向资金当日卖出95亿元,创年内新高。本周一,上证综指小幅回暖,维持在3200点之上。

近期,消费板块、顺周期的“中特估”调整明显,在经历过一季度的修复之后,经济数据短暂地修正平稳,“二阳”的出现,也导致资金层面的波动。美元的再度走强,也给全球的权益市场,特别是新兴市场构成压力。

从板块来看,由于海外英伟达业绩大幅超预期,有效提振了A股Al板块市场情绪。从目前来看,A股的主线仍旧仅剩下AI和“中特估”。分析人士认为,Al整体而言还是内资交易为主。

经历回调后,机构仍认为“中特估”主题的热度不减。短期内推动“中特估”相关公司股价上涨的动力来自哪里?瑞银证券中国股票策略分析师孟磊对记者表示,考虑到消费和新能源相关板块的走势与宏观经济以及相关行业基本面的关联度较高,在当前宏观预期并不明朗的背景下,市场将目光投向了“数字经济”与“中特估”这两大主题。由于前者的估值较高,年初至今传媒、通信和计算机板块分别上涨35.3%、29.5%和22.3%,主流机构投资者表示他们在短期内相对青睐估值较低且股息收益率较高的“中特估”主题。

“中特估”可持续性几何?孟磊表示,在未来十二个月,建议投资者重点关注的时间节点与事项包括:7月经济数据,8月A股公司的中报以及“中特估”相关国有企业在诸如净资产收益率、派息比例等指标在实质上的改善。7月经济数据的出炉将协助验证今年经济复苏的节奏与速度。如果7月经济复苏好于预期,投资者可能回归主流消费和新能源板块,而“中特估”主题可能面临资金净流出。其后A股企业将在8月迎来中报业绩,届时投资者也能更好地了解到相关国企经营效率的变化。同时,也需要持续关注相关政府部门对国企改革以及“中特估”的政策指引。

与此同时,国内资金依旧寻找新的机会。近期,光伏板块持续异动,光伏行业重要展会召开,热度颇高。多家企业发布新产品,光伏“降价上量”的逻辑被投资者逐步认可,这也因为光伏行业历史上就是“平价上网”。

但同在新能源赛道,汽车行业的格局则并不相同。上周长城举报比亚迪,公司股价双双跳水。行业龙头举报的案例此前也存在,例如当年格力举报奥克斯。但各界认为,客观而言,巨头之间互相举报的情况已经反映了行业竞争白热化,价格战也愈演愈烈,这也导致了投资者对整个行业竞争格局恶化的担忧,“杀估值”也随之而来。毕竟汽车行业不同于光伏,汽车存在2C的特点,一般需要靠产品的品牌力和创新力来获得竞争壁垒并提升价格,投资者并不认可“价格战”能带来太多的业绩提振。

美元反弹下人民币持续承压

汇率和股市近期也呈同向变化。人民币在两周前跌破7关口,截至北京时间5月29日20:15,美元/离岸人民币报7.0861。近期,由于美国通胀居高不下,但经济数据仍较为强劲,“软着陆”预期升温,这也推动美元从此前的100附近反弹至104以上,交易员预计技术上将冲击105。

影响汇率的最关键因素永远是“真金白银”。第一财经此前就报道,中国的出口数据仍强于预期,但出口商结汇意愿低下,这导致人民币的走势有所脱节。巴克莱银行在此前的报告中提及,外管局的数据显示,按美元计值,2023年3月,银行代客涉外收入5691亿美元,其中非人民币币种的收入已达2980亿美元,这略高于其12个月移动平均水平(2940亿美元),远高于2019年的月均水平(2230亿美元)。中国企业的外汇售出/收款比率降至60.5%,是过去一年中最低的水平。目前,美元存款利率高达5%左右,是金融危机以来的最高水平。

“这个数据(出口商结汇)较为滞后,4月数据暂未披露,但我们认为可能与3月类似,出现较明显的逆差。一方面掉期点倒挂使企业远期结汇的价格较差;另一方面,美元存款利率高位运行使企业增加了观望的意愿。”某大行国际业务专家朱延桦告诉记者。

继连续三周强劲收涨后,美元指数正接近美国银行业风波前的水平。“眼下,所有这些压力似乎都被搁置一边,美元多头目标瞄准3月份达到的年内高点。降息预期已显著减弱,市场目前预测到今年年底基准利率接近5%,远高于5月初押注的4.25%。市场还认为,美联储6月份更有可能加息25个基点,而不是暂停加息。”FXTM富拓高级研究分析师LukmanOtunuga对记者表示。

上周末消息也显示,美国总统拜登和国会共和党领袖麦卡锡就提高联邦政府31.4万亿美元的债务上限达成初步协议,从而结束了长达数月的僵局,这也一度提振风险情绪。然而,协议的文本表明,这项协议可能不是绝对的,这表明在美国6月初用尽资金偿还债务之前,协议可能很难在国会获得通过。市场仍需要关注本周的最终进展。

交易员认为,本周五出炉的非农就业报告将考验美元能否维持强势。美元大幅上涨后,市场有些超买,人们的注意力将集中于上月重新提速的薪资数据。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