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业规模大、链条长、牵涉面广,在国民经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地方财政收入、金融机构贷款总额中都占有相当高的份额。各地要努力做到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加强金融、土地、市场监管等调控政策的协同,满足房企合理信贷需求,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房地产业还要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寻找新的增长点,让城乡群众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城市建设和乡村建设等工作作出重要部署,提出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强预期引导,探索新的发展模式;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王蒙徽近日对媒体表示,不把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工具和手段,明年要稳妥实施房地产长效机制,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房地产长效机制实施以来,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我国房地产市场运行总体平稳。今年下半年,房地产市场预期发生了明显变化。国家统计局发布的11月数据显示,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延续下降态势,同比涨幅持续回落,市场呈降温态势。值得注意的是,今年1—11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也呈现出逐月下降态势。
当前房地产市场遇冷,是受到个别房地产头部企业债务违约风险显现因素的影响,也是房地产开发经营模式遭遇瓶颈的结果。房地产长期沿用“高负债、高杠杆、高周转”发展模式,在持续调控、市场降温、融资变难等压力下,房企往往因难以为继而陷入困境。当前房地产市场的低迷,再次证明“大量建设、大量消耗、大量排放”的城乡建设方式不可持续,这种发展模式既不适应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也积累了不少风险隐患。
明年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越是面对经济下行压力,越要认清形势、保持战略定力。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没有变。同样,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基本面也没有变,住房需求依然旺盛。当前我国仍处在快速城镇化阶段,每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口1100万以上,带来大量新增住房需求。同时,2000年前建成的大量老旧住房面积小、质量差、配套不齐全,居民改善性住房需求旺盛。
在新的发展时期,房地产业不应被视为财富积累的工具,而应当回归到服务民生、满足消费需求的正常轨道。住房和城乡建设是最大的国内消费市场,是稳增长扩内需、建设强大国内市场的重要领域,房地产企业既要正视眼前困难,又要坚定发展信心。同时,各地应以“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为首要目标,以法治化市场化为原则,确保购房者利益不受损失。相关部门应加快个人按揭贷款审批放款速度,以重点满足首套房、改善型需求为主,促进购房刚需正常释放。各地各部门应积极维护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更好满足消费者的合理住房需求。
房地产行业还应承担起稳定宏观经济的重要支柱作用。房地产业规模大、链条长、牵涉面广,在国民经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地方财政收入、金融机构贷款总额中都占有相当高的份额,对于经济金融稳定和风险防范具有重要的系统性影响。各地要努力做到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加强金融、土地、市场监管等调控政策的协同,满足房企合理信贷需求,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守住底线的房地产业,还要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寻找新的增长点。过去40多年的高速度、大规模建设积累了一些风险隐患,地下管线老化、城市内涝、燃气爆炸等灾害事故频发多发,迫切需要更新改造。房地产企业要积极投身城市建设转型升级,推动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以新的增长点促进自身发展、稳定宏观经济,让城乡群众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樊大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