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吃过的“机米”,无油而松散,和蒸出来油亮亮的东北大米没法比。母亲说,这是因为南方水稻一年三熟,而东北黑土地的稻子是一年一熟,地力有限,所以南方的大米不那么好吃。然而不久前到访浙江嘉兴,发现那里的大米饭竟也是油润弹牙,很好吃,根本不是儿时记忆中“机米”的味道和口感。

四月是嘉兴最好的时节,天气不冷不热,阳光和小雨轮流光顾,正是应了那句名句“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的名句。嘉兴没有山,但空蒙的烟雨是常见的,烟雨蒙蒙中,整座城市都郁郁葱葱。

嘉兴地处长江三角洲杭嘉湖平原腹地,境内地势平坦,河网密布,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是浙江省粮、油、畜、茧、鱼的重要产区,因此别称“禾城”“嘉禾”。嘉兴耕地面积307万亩,其中水田占比近九成。

长江三角洲的富庶和水稻种植息息相关,而嘉兴与稻的缘分,早在七千年前就悄然结下了。嘉兴城南偏西7.5公里处,是马家浜遗址所在地,金庸先生手书的“江南文化之源”碑就立在这里。

七千年前,正值新石器时代,当北京平谷上宅的原始人初尝小米的美味时,千里之外的河姆渡人和马家浜人恰巧刚刚吃到香甜的大米粥和爆米花。

上世纪七十年代,浙江余姚河姆渡七千年前的稻作遗址被发现,这在当时是世界上最早的稻作遗存,后来中国又陆续发现了更早的稻作栽培遗址,比较重要的如1988年发现的湖南澧县的彭头山稻作遗址,距今九千年;而后来在湖南道县玉蟾岩发现的稻作遗址和江西万年仙人洞稻作遗址,都距今一万两千年。在马家浜文化罗家角遗址,1979年和1980年出土了156粒稻谷,经碳十四测定,为距今七千年的人工栽培籼稻和粳稻,比河姆渡遗址发现的稻谷遗存年代还要早一些。

马家浜文化之后,江南地区又经历了崧泽文化阶段,约在公元前三千年左右,发展为举世瞩目的良渚文化。可以说,马家浜文化是良渚文化之祖型,是早期人类由浙西丛林走向东部平原发展稻作农业的代表。

在马家浜文化博物馆,马家浜人的生活被场景化还原。人们择水边高地筑屋而居,过着火耕水耨相对富足的小日子。小屋和平谷上宅的栏杆式建筑十分相近,不同的是,马家浜人的建筑用木棍支离地面,显然是为了防止雨水浸泡。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采集渔猎,身穿葛、苎麻或者兽皮制作的衣服,对艺术的追求已然萌芽,爱美的人们佩戴着玉和兽骨制成的饰物。

七千年前的江南,气候温暖湿润,河湖沼泽水草丰盛,野生稻遍布,原始氏族人采集野生稻粒作为食物,当看到稻粒自然脱落入土而后萌生,受到启发,便有人在群居地附近撒播野生稻粒。当春天的播种在秋天有了收获,惊喜的人们尝试着周而复始,就此开启了江南地区的农业文明时代。

就这样,水稻成为人类最早驯化的五谷之一,在《管子》《陆贾新语》等古籍中,有公元前27世纪神农时代播种五谷的记载,而稻被列为五谷之首。

京杭大运河和她的支流日夜滋养这片富饶的土地,水稻是嘉兴最主要的农作物。嘉兴肉粽远近闻名,其实除了粽子,嘉兴的美食还有很多,米做的美食格外多,青团、印花糕、糯米镬糍……嘉兴人的生活一天也离不开稻米。

品尝着美味的粽子,和农民聊着,心中谜团随之解开。原来随着单位产量的提高,嘉兴的水稻种植从一年三熟到一年两熟,近二十年基本是一年一熟。如此一来,不仅大米越来越好吃,大批的农民也从繁重的田间农作中解放出来。2018年,浙江省举办“好稻米金奖产品品鉴暨最好吃稻米评选活动”,由嘉兴市农科院选育的产自嘉兴的“秀水香1号”被评为浙江“最好吃稻米”。

在秀洲区美丽的天鹅湖畔,遇到三位习画的农妇。绿油油的稻田、金灿灿的稻穗、一列列飞驰的火车,还有脸上乐开了花的农民,我以我手画我心,农妇笔下的画面色彩明快、画风质朴,洋溢着自由奔放的热情。

74岁的汤阿银是秀洲区油车港镇合心村的一名普通农妇,自幼喜爱画画,但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只能拿石块、树枝在地上画着玩。她真正拿起画笔,是在62岁那年。2009年,务农之余已在区文化馆参加舞蹈队的汤阿姨被劝去学画画,和汤阿姨一起被劝出舞蹈队学画画的还有十几名五六十岁的农妇。拿惯了农具的手提起画笔千斤重,但画着画着兴趣就上来了,越画越爱画,后来几位老姐妹还成立了“农民画十姐妹团队”。

画画是否影响务农?农妇们爽朗地笑道:“种田、养(小)龙虾、画画,啥都不耽误。”现在,仅嘉兴市秀洲区油车港镇,像汤阿银这样的农民画家有三四十人。嘉兴的农民早已不满足于种植水稻,“虾稻共作”,稻田里养殖小龙虾甚至水鱼,让农民收入大增。2020年,浙江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遥遥领先全国各省;而嘉兴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17年居浙江省首位。

稻花飘香七千年,绵延不绝在江南。

(作者:刘扬)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