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间‘小三门’变得越来越重要了,其地位和受重视程度逐步跟‘主科’持平了。”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说。12月14日,教育部召开第五场“教育2020‘收官’系列新闻发布会”,介绍了“十三五”期间我国加强学校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的有关情况。其中,全国义务教育阶段体育美育教师不断“配齐”“配强”,体育教师由50.2万人增加到59.5万人,美育教师人数由2015年的59.9万人增加到2019年的74.8万人。

从2021年起,绝大多数省份体育中考分值会增加

王登峰介绍,“十三五”期间我国学校体育教学改革更加深入。95%的学校能够保障学生在校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逐步完善了“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学校体育教学模式,确保学生通过体育锻炼掌握1-2项运动技能,形成了“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教育教学改革特色。

目前,教育部开展的体育特色学校项目包括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近3万所、全国青少年校园篮球特色学校近1万所、全国青少年校园排球特色学校近1500所、全国青少年校园网球特色学校近300所、全国青少年冰雪运动特色学校近2000所、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近800所。

“十三五”期间,全国义务教育阶段体育教师人数由50.2万人增加到59.5万人,每年新增体育教师约两万人。通过“国培计划”“省培计划”还培训了1万多名国家级骨干教师和10万多名中西部特别是农村、偏远地区骨干教师。

另外,“十三五”期间逐渐建立健全了学生体质健康档案,将身心健康情况纳入初、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将体育科目纳入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纳入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计分科目。“到目前为止,全国各地已普遍推进了体育中考,实现了全覆盖,分值从30分到100分不等。从2021年起,绝大多数的省份体育中考分值都会增加。”王登峰说。

9个省份开始“美育中考”改革试点

“‘十三五’期间,艺术课程的开课率得到极大提升,每个学生学会一两项艺术特长的教育教学模式也逐渐普及起来。”王登峰说。

据了解,当前,我国大部分省(区、市)义务教育阶段都能按照国家课程设置方案保证音乐、美术课程总量不低于总课时的9%;高中教育阶段,全国93.2%的学校能够开设6个学分的艺术类必修课程;全国80.7%的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将艺术课程纳入公共基础必修课,并保证72学时;全国87.6%的高校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公共艺术课程。

各地各校也在不断完善美育课程体系,全国近87%的学生在中小学接受了艺术教育,65%的学生参与了艺术社团或兴趣小组,学习掌握了艺术特长。2019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艺术学习质量监测结果显示,78.5%的四年级和77.2%的八年级学生演唱能力达到中等及以上水平,91.5%的四年级和65.8%的八年级学生绘画创作与表达能力达到中等及以上水平。八成以上学生喜欢艺术课和艺术教师。

据统计,全国义务教育阶段美育教师人数由2015年的59.9万人增加到2019年的74.8万人。同时,美育器材配置、场地设施等条件也得到大幅改善。

“跟体育一样,美育全面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而且已有9个省份开始‘美育中考’的改革试点,分值在10分到30分之间。”王登峰说。

据了解,教育部已将美育纳入《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并且正在推动将美育工作与效果作为高校办学评价的重要指标,纳入高校本科教学工作评估和“双一流”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劳动教育已纳入“国培计划”

教育部教材局一级巡视员申继亮介绍,今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及配套文件《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这是我国劳动教育的顶层设计。

有了顶层设计,“我国劳动教育的功能定位更加清晰了,劳动教育的目标要求也更加清晰系统了。”申继亮说,国家要求中小学每周要独立设一节劳动课,职业院校开设劳动专题教育必修课,不少于16学时;本科阶段不少于32学时。

据了解,为了提升对劳动教育的认识,教育部将劳动教育纳入“国培计划”,纳入各地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学习和培训内容范围,支持有关专业机构开展专题培训和研讨活动。今年下半年,教育部委托北京师范大学、辽宁教育学院等,实施劳动教育国培项目9个。

今年下半年,湖南省教科院采取实地考察、访谈与网上调研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了23万多人次调查,覆盖大中小学生、家长、普通教师、教育行政部门管理者以及大学教授、上市公司董事长、事业企业单位负责人等。结果表明,超过90%的人认为“劳动教育很有必要”,对于每天安排30分钟体力劳动,96.6%的家长表示支持。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