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2岁的韦军(化名),在新冠肺炎疫情获得有效控制之后,再度选择前往广东打工。
“在广西农村,我有盖房子的手艺,如果被人请过去干活,一天也有300元,但就是不稳定。”他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还是打工的收入比较稳定,而且也不难在工厂中找到工作。
像韦军一样,有越来越多年龄偏大的农民工活跃在工厂尤其是中小型工厂之中。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50岁以上农民工在农民工整体占比中快速提升,在2017年首度超过20%之后,2019年达到24.6%。
“在五六年前,我们厂里的工人平均年龄正常不会超过30岁,现在基本平均年龄都在40岁到45岁之间。”广州加蓓恒辉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俊钦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现在年轻人不愿意进工厂。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就业偏好,和进入工厂相比,90后更为偏好进入服务业就业,加上中国进入经济结构转型期,也使他们获得更多进入服务业的机会。
厂里难觅90后身影
对于韦军来说,他数年前在珠三角工厂中找工作都不如最近两年容易,因为之前中小工厂的经理们更偏好年轻力壮的工人。但是,现在这些工厂经理们已经没得选了。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一期农民工报告,从农民工的年龄结构来看,2008年50岁以上农民工占比为11.4%,到2019年提升超过一倍,达到24.6%。而且这一数据自2013年以来,以每年1-2个百分点的速度快速提升。
从2008年到2019年,31岁到40岁的农民工占比较为稳定,基本在22%-26%之间,其中2019年占比25.5%。41岁到50岁的农民工,在2011年之后从占比不足20%提升到24%以上,之后多年都保持在24%到27%之间,2019年为24.8%。
与此同时,16-20岁农民工的占比从2008年的10.7%大幅下降到2019年的2%,21-30岁的农民工占比则从2008年-2010年的35%以上,下降到2019年的23.1%。本应该是农民工主力军的21-30岁的青年人,在农民工群体中的占比却被50岁以上年龄段超过了。
21-30岁的青年人是90后一代,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他们在农民工中的占比已经回落超过12个百分点。
制造业是农民工从业人员持续减少的行业,2017年-2019年,所有农民工在制造业中的占比,比前一年分别下降0.6个百分点、2个百分点和0.5个百分点。
90后不愿意进入工厂,这使中小工厂主们更难招聘到年青力壮的农民工劳动力,他们在招工的时候发现,目前呈现出的局面是薪资成本不断提升,农民工年龄不断加大的双重难题。
陈俊钦表示,他们工厂有70%的农民工,目前员工每个月拿到手大概是4000元,加上社保、伙食和住宿,加起来大约还要为每一名工人再支付2000元成本。
“目前,生产企业普遍出现生产工人平均年龄增长的局面。现在年轻人择业机会更多,不愿意进工厂。相比之下,年龄偏大的农民工,有活干就行了,相对比较稳定。我们这种企业,像做外包装这一块,青睐一些中年妇女。”陈俊钦说。
一位家纺行业的市场经理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他们也出现了工人年龄提升的现象。现在很多90、00后不愿进入工厂,而80后、70后甚至是60后还是工厂的主力军,是支撑着市场的主要劳动力。
这位市场经理认为,未来即将出现劳动力“断崖”的风险,需要有一些可行的解决方案。“目前家纺类别的人工成本大约在6000-7000元一个月,也不算低了。”
盘和林认为,出现这个情况,和人口的老龄化有关系,但是主要和不同年龄段务工人员的特征有关。第一代农民工比较吃苦耐劳,而且技能相对比较少,因此更愿意长期在制造业就业。相比来说,90后农民工吃苦耐劳的特征比较弱,更偏好服务业就业。“这不是说服务业不苦,只是和制造业那种苦不是一回事。”
制造业自动化大潮已至
从数据上看,制造业平均工资并无太大优势,基本与农民工平均工资持平。
2019年农民工报告显示,当年农民工月均收入3962元,比上年增加241元,增长6.5%。其中,从事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农民工月均收入4667元,从事建筑业农民工月均收入4567元。相比之下,从事制造业农民工月均收入3958元。
陈俊钦指出,目前招工难主要体现在薪酬方面,生产型企业的利润率下降,付不起比较高的工资。
但农民工平均年龄的提升,与工厂要求的提升出现了冲突。陈俊钦表示,他们企业从事食品行业,目前政府对食品行业的监管比较严,有新的法律法规出台,一些年龄大的农民工无法很严格地按照新规范来操作。
怎么办?自动化成为工厂的重要选择。
陈俊钦表示,从2020年开始,工厂已经开始投入自动化生产线的建设。主要原因,首先是现在的客户群体主要是电商群体,加上今年是以直播为主的零售模式,客户要提供生产环节的视频内容,自动化使企业更好宣传。此外,人工成本也越来越高。
“其实对于我们这种加工类型的食品工厂,我们是很想转型为自动化生产企业的,不过前期投入比较庞大,现在是自动化的比例还达不到30%。”陈俊钦表示,按照目前的自动化生产设备来算的话,至少可以直接减少50%左右的人工成本。
上述家纺企业从2017年就开始自动化改造,上述市场经理表示,自动化改造的目的主要是节约人工成本、降低人工劳动力、提高生产效率、节约生产用料、优化企业市场环境等。从他所了解的情况来看,中小型企业在订单稳定的情况下,是愿意接受一套稳定、有效的智能化设备,一般一套设备回报率能在两年内回本,就是值得采购引进的。
“我们计划两年内缩减30%的劳动力,如果一味地追求科技的力量,甚至可以替代掉50%以上劳动力,但这些所产生的利益和百姓没有任何关系,那么这些劳动力靠什么生存?”他认为,自动化目前看是一个趋势,但更多的行业类的操作内容是自动化无法替代的,特别是柔性家纺行业。同时自动化也需要健康良性的循环发展,一切要以人为本。
从目前来看,自动化大潮已经不可避免。但是,如何在制造业自动化的大潮下,保障农民工尤其是中老年农民工的就业?
陈俊钦认为,从他所在的企业的情况看,40岁左右的农民工对电脑和设备操作的适应性不太高。
盘和林表示,制造业进行智能化和数字化的改造转型是一个必然的趋势,这能够降低制造业成本,增加利润。未来,需要加强对农民工的职业教育,因为制造业中比较高技术的岗位仍然缺人,如果能加强职业培训,让属于结构性失业的人群获得新技能,这些农民工未来可以转岗。此外,地方政府也要做好托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