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一闭上眼睛就头晕,对此台湾的元景耳鼻喉科神经科诊所医师陈建志称,耳石原本位于椭圆囊内,会因外力撞击、耳动脉缺血、偏头痛发作或感冒发炎,挣脱耳石斑,顺著内淋巴液迴流,沉积于某一支半规管内,在患者身体姿势改变时,继续带动半规管内淋巴液迴流,产生眼震及眩晕。

有多年诊治经验的陈建志举例,一名45岁男性自从头部外伤痊癒后,老是觉得头晕,走路不平衡,一闭上眼睛,就觉得自己正在前后摇晃,还会站不稳差点跌倒,只有在睡觉平躺时,症状才会消失。原本以为是脑干中风,经核磁共振检查正常;又以为是持续性姿势知觉性晕眩症合并自律神经失调,服用过血清素受器调节剂及其它抗忧鬱剂。右侧颈部老是酸痛,一直在定期接受按摩。陈建志称,他请患者坐在诊疗床上,头向左转,向后躺下,就见到他的眼球在快速地向下并向右旋转,再请他坐起,头向右转,向后躺下,他眼球反而向上并向左旋转,这眼震跟常见的后半规管耳石沉积症完全颠倒,正是罹患「右侧前半规管顶帽耳石黏著症」,临床上并不多见,相当不好诊断。

图说:陈建志医师正在以耳石复位术治疗慢性晕眩患者。

倘若耳石跑进前半规管内,绕了一圈落于半规管根部壶腹内,沉积并附著于顶帽时,就会在患者平视时,因重力因素持续压迫顶帽,让患者以为头部正在向后仰,在平衡觉与视觉无法搭配的状况下,感到眩晕,颈部胸锁乳突肌、带状肌及阔颈肌反射性地收缩,试图维持颈部姿势,久了会发生过劳及痠痛。一旦闭眼,由于缺乏视觉矫正,这种平衡错觉就会愈发严重,眼震加剧,身体失衡。陈建志称,治疗此病以耳石复位术为主。治疗时,会请患者先平躺在床上,肩膀垫高,头向左转,向后仰,持续大约半小时,让黏在顶帽上的耳石因重力掉到半规管内。接著,抽掉肩枕,让颈部伸直,再突然坐起,让耳石随著重力掉进椭圆囊内。此后3小时,患者须避免躺下或走动,以免耳石又脱离耳石斑。大多数的耳石松脱后,最常沉积于后半规管或水平半规管,往往因患者自行乱做耳石复位术,导致耳石散落各处,跑进前半规管,掉到壶腹,卡在顶帽上,故有晕眩者,宜先正确就医,找出真正的原因。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