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农业部报告再度下调新年度美豆单产,再度提振油粕价格冲高。13日早盘开盘后,豆粕、菜粕双双拉升,盘中一度涨超2%,之后重心逐渐回落。综合分析认为,短期供应紧张局面难解,仍是粕价的有力支撑。但面对新年度全球大豆供应趋松的局面,当前价格粕价分歧明显。
【资料图】
盘面表现看,尽管早盘冲高,但截至13日上午收盘时,两粕主力合约日涨幅分别收窄至1.01%和0.76%,豆粕的净资金流入也从7亿元降至6.4亿元左右。
在北京时间13日凌晨公布的美国农业部10月供需报告中,美国2022/23年度大豆单产被下调至49.8蒲式耳/英亩,由此造成新年度美豆产量预估被进一步下调至43.13亿蒲式耳。这再次刺激了市场对美豆供应趋紧的担忧,提振美豆期价盘中快速由跌转涨,一度重回1400美分/蒲式耳的关口上方。
中信期货在13日的报告中指出,从短期看,10月供需报告利多美豆,继续下调美豆单产至 49.8 蒲/英亩,下调出口至 20.45 亿蒲,期末库存不变。国内油厂开机率仍偏低,下游节前备货较多需求增长料有限。国内蛋白粕跟随外盘偏强运行。
与此同时,此前几日市场关注的密西西比河运力问题仍在持续。密西西比河是美国运输玉米和大豆的重要河道。外媒上周末的报道称,由于严重的中西部干旱,美国密西西比河正处于十年来的最低水位,导致从美国中心地带运输农作物的重要驳船通道已经关闭。虽然有消息称,密西西比河中断的河段在10月10日已经恢复单向通行,但机构指出,驳船运费上涨和运力恢复缓慢对美国作物出口节奏仍可能带来间接影响。
国投安信期货分析认为,目前正值北美大豆上市季节,我国已经采购10月船期美国大豆约700万吨,11月船期美豆640万吨。其中美湾码头转运大豆约占一半,美国密西西比河水位降低,内陆物流受阻,运量下降会直接影响我国11月国内大豆到港。“目前市场普遍下调11月大豆到港量到800-850万吨,此前预计900-950万吨水平。”该机构指出。
不过,中长期全球豆类供应趋于宽松的预期,限制了豆类油脂油料价格的上涨空间。
在10月供需报告中,美国农业部将对巴西新年度大豆产量的预估上调至1.52亿吨,并将巴西、阿根廷大豆出口预期分别上调至8950万吨和700万吨,将全球大豆期末库存预估上调至1.0052亿吨,这也印证了市场对2022/23年度全球供应趋松的猜测。
中信期货在报告中进一步指出,从中期看,美豆新作上市压力增加,且南美豆新作扩种预期较强,全球供应有望持续增长。且从压榨利润角度看,进口榨利亏损导致 9-11 月大豆进口量预报下调。后续美豆下跌或带来进口榨利回升,11 月进口量环比增长。
从市场预估数据来看,尽管11月大豆到港量存在下调的预期,但相比当前市场对10月大豆到港量仅在500万-600万吨的预估,仍是环比增长。
加上目前正值美豆收获期,近期美豆主产区天气大多干燥,也被认为利于大豆收割。美国农业部最新作物生长报告显示,截至10月9日当周,美国大豆收割率为44%,虽略低于去年同期的47%,但快于市场预期的41%和五年均值的38%。美豆近期收割进度良好,也削弱了对大豆供应不足的担忧。农业农村部在10月农产品供需形势分析中就明确指出,北美大豆收获进度超过市场预期,南美大豆增产预期依然较强,全球大豆供应整体充足。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