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新的一年就此开始,市场交投逐渐恢复。本文主要是针对去年的产能数据进行整理总结,结合近期部分市场热点以供参考。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2年全国猪牛羊禽肉产量9227万吨,比上年增加339万吨,增长3.8%。其中全国生猪出栏69995万头,同比增加2867万头,增长4.3%;全年猪肉产量5541万吨,同比增长246万吨,增长4.6%;年末全国生猪存栏45256万头,同比增加333万头,其中能繁母猪4390万头,增加62万头;全年猪产品合计进口量286万吨,同比减少42.8%,其中猪肉进口176万吨,同比减少52.6%。下图所示为我国2009年以来的猪肉供应状况。
可以看到去年的猪肉总供应量为5717万吨,超过了2021年的5667万吨,基本与2014年供应极值5727万吨持平成为猪肉供给的大年,但是与21年不同,21年虽然是猪肉的供给大年却并不是产能的大年。21年猪肉产量为5296万吨,属于19、20两年非洲猪瘟疫情影响后产能快速恢复区间,形成大供给仰赖于进口的大量补充。22年则是国内产能真正持续恢复带来的供给大年结果,进口量已经从20年430万吨逐步降至176万吨,虽然仍高于非洲猪瘟前水平,但考虑到贸易状况变化后续进口压缩空间更多是需要看国内的利差存续情况,如维持当前水平即使进一步下行空间可能也是回到2017年以来的120万吨以上状况。而国内产能方面22年为5541万吨成为仅次于2014年的产能大年,当然通过从去年12月到现在的养殖利润状况也能够看到产能后续将会在利润挤压下有所收缩,但是收缩的形式后续需要进一步的跟踪。
另一方面则需要关注到出栏的季节性变化情况,2022年虽然全年生猪出栏保持增长,但2021年下半年产能与供给错位导致的利润水平与产能不相匹配的结果,2022年生猪出栏呈现前期增长高后续增长低的季节性变化,一季度同比增长14.1%,上半年增长8.4%,前三季度增长5.8%,全年增长4.3%,下图为出栏的季节性对比结果。
全年的出栏低位确实是集中在每年的二三季度的消费淡季,而旺季则是在一四季度上,这一点2022也不例外。另外根据农业部2023年1月18日的新闻发布会内容来看,12月农业农村部监测的生猪出栏量环比增长18.3%,同比增长7.3%,这个同比增长比率也是明显高于前期的产能变化水平。虽然其他月份出栏状况并未公布,但与消费季节性的一致配合也说明确实在养殖业中持续存在着一股根据消费季节性来进行产能调整的群体,参考下图的能繁母猪和生猪总存栏的状况。
除非是出现了较大动物疫病(例如非洲猪瘟)影响,否则能繁母猪和生猪存栏是相对稳定,而变化幅度远小于产能的变化状况,同样如果配合前序文章介绍的连续生产模型的相关参数进行比较,也能够看倒相同的,二三季度出栏量降低而一四季度出栏增加的状况。之前介绍过关于压栏的体重变化情况,后期生猪虽然料肉比超过3甚至4进入生理上并不经济的区间范围,但是如果考虑到对应实际行情的猪-粮-蛋白的差价状况,那么其结果很难一概而论。去年的行情中二次育肥对现货节奏的“调整”和代替国家进行的“价格平抑”其实就是这样状况最好的体现。当然事物都有两面,但是跟随着生猪养殖中的规模化和集中度的提高,其实这样的行为通过边际产能的调整对价格的影响,带来的增大振幅但加快频率的状况也会逐渐明显,也是后续市场变化中需要增加考虑的状况。
最后是关于生产效率的变化,这一点其实从存栏结构中存栏与能繁的比值变化情况就能够有所察觉。上图是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进行的季度状况计算,至少去年下半年在理论上盈利还不错的前提下,生产效率不但走在了持续上升的区间当中,也出现了明显提高。如果参考微猪科技针对其样本进行的统计来看,去年样本内全国的PSY增加了2.56头。
当然考虑到边际递减的状况,后续年份可能很难出现像2022年这样的PSY快速大幅提升,虽然我国较发达国家状况仍有明显差距(同报告中提到美国2021的数据为26.08),但是考虑到后续进步的来源与方向,就像是从游戏的前中期快速提升的质变科技,变成了后期的循环科技。年度内很难出现这样的激变虽然也是可以看到的事实,但是后续这也是进行市场判断中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毕竟如果PSY增加2.56,一头母猪正常的生产节律在3年6-7窝的前提下,每头母猪多出栏一头,产能就会增加4000万头折合猪肉308万吨。对应到总产能5500万吨的预期来说还是能够对市场产能较大影响。
春节假期当中也有诸如在东北、华北等地区出现严重的动物疫病状况对生猪生产带来较大威胁(据传是因为天冷导致的防疫困难加上利润不佳部分区域疏于管理导致蓝耳、非瘟、PED等动物疫病多发)的传言,此类信息应当有所关注当更重要的是进行坐实确证后给予权重调整预期。本文主要是笔者个人结合去年的数据针对近期生猪市场需要关注的地方进行的总结建议,如有相关的意见和建议也欢迎联系笔者,相互学习探讨。
(文章来源:美尔雅期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