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一百多年前,汽车旅行刚起步。米其林轮胎的创办人有了一个很有前瞻性的想法:眼下开得起汽车的人并不多,估计他们也不知道能把车开去哪里。如果咱们做个小册子,把各地的餐厅、旅馆、加油站、汽车维修点什么的实用信息印在上面,小册子就放自家店里,等人家来修轮胎的时候就看到,是不是很赞?于是1900年就有了第一本《米其林红色宝典》。

这本小册子一直都在升级,1926年《米其林指南》开始用星星来做标记,也就有了米其林星级餐厅;到1931年,交叉的汤匙和叉子标志被设计出来,表示餐厅的等级。而且一开始是在修车厂和轮胎店免费拿的,1920年起它就拒绝商业广告,而且是要到书店里购买,不再免费赠送。


(资料图片)

所以说到底,《米其林指南》本来只是一个高明的轮胎营销法,尽管听上去并不靠谱,但他们自有一套严格的评定方法,由N个美食密探在一年中进行N次暗访,然后再经总部评审才能敲定。自久而久之,“米其林星级餐厅”就成为最广为人知的一个评定系统,江湖传说还有主厨因为餐厅降级而自杀,不是开玩笑的。

作为一个成功了一百多年的册子,它被神话也是在所难免。尤其是早几年,米其林美食指南还没有正式进入中国的时候,各地冒出很多的“周边”。最常见的就是米其林三星(或一、二星)大厨到国内挂牌,其实米其林评级的时候只评餐厅,并不评厨师。所以这个“三星主厨”是很不科学的叫法。如果说是三星餐厅里的主厨,相信我,都这个级别了,人家轻易不会出来走穴的。最大的可能是在那里打过工,哪怕只是洗过菜呢,毕竟板凳队员也有奖牌领的。

当然偶尔也有例外,几年前我曾在北京的某五星级酒店吃到了法国米其林二星餐厅的正经主厨Ren Meilleur来访主理的晚餐。而且,跟电影里放的一样哦,最后大厨是亲自出来与客人们寒喧的——在国外,知名餐厅里的主厨是真正的社交明星,多少粉丝就等着他们走出厨房,与大家交流,再来个合影就更完美了。

后来,米其林美食指南终于来中国大陆地区了,2016年发布了第一本,也就是《2017年上海米其林指南》,当时是1家三星、7家二星和18家一星,榜单上的粤菜占了大头。之后在2018年,广州成为第二个拥有米其林指南的城市,再后来是北京(2019年)和成都(2022年)。

所以素有“美食荒漠”之称的杭州是米其林指南在大陆地区的第五个城市,当然这也证明不了什么,看看“美食荒漠”名单上排名更靠前的北京,不早就上榜了?

米其林指南从最初的法国版,渐渐扩张到欧洲,再远走全球,也不是没有受到过质疑。就说中餐和西餐吧,在烹饪上有很大的不同。举个最简单的例子,看那些烹饪节目,教中餐的时候,都是“盐少许,酱油少许”,而在西餐的教授中,都是盐10克、橄榄油10克的。饮食习惯不同,审美也不同,怎么评呢?更何况众口难调,关于哪家菜更好吃,谁能说服谁?

但同时,大多数人也同意,米其林指南的评定体系在设置上是客观、公平的,要不然怎么老有人打着“给我多少钱、我保证你上**榜”来忽悠店家,却没人说自己是米其林评委,可以让你上榜的。

而且米其林指南仍然有强大的号召力,只要榜单出来,就会有大批美食爱好者去摘星——只有自己去摘过星了,才能发表喜欢或不喜欢的评论。

再过十几个小时,米其林美食指南的杭州首版就要公布了,美食圈的朋友们都在猜测。那我也来随便猜猜。

第一,我猜杭州首版不会有三星餐厅。

第二,以下餐厅很可能会上榜。

西子湖四季酒店的金沙厅,他们拥有杭州最出名的主厨IP:王勇。米其林也许对餐厅没有偏爱,但对某些明星主厨却是感情深厚。王勇非常符合米其林的审美。

西湖国宾馆的紫薇厅,也是各类美食榜单上的明星餐厅,多次承办高规格的国宴,方方面面都是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口味上立足杭州,加入浙江各地元素,并放眼全国,寻找优质食材,自成体系。

桂语山房,时尚界人士眼中是杭州最有腔调的餐厅,没有之一。以茶、香配菜,满满的禅意。

紫萱的La Villa Restaurant三嚥阁,虽说杭州的西餐总体水平差强人意,但不要忘了,米其林最初是个法国品牌,榜单上总要有个法餐的。

柏悦酒店悦轩中餐厅,江湖传说中国米其林指南的团队都是香港人,我很相信这个说法,要不然怎么上海的首版,那么多粤菜?杭州很有名的粤菜,我能想到的第一家就是悦轩了。

其他还可能上榜的,新荣记啊。还记得北京版的三星吗?新荣记,当时北京的大佬们都惊呆了,凭什么三星会给一家做台州菜的馆子?

以上是我觉得看着比较稳的,另外一家新晋的法餐Ambré Ciel珀,也不是没机会哦。再就是在香港那边很出名的好酒好蔡,但这家我没去过,没有发言权。

可能你们会问,为毛看上去都有点贵兮兮的?嗯,因为米其林指南基本上还是往fine dining也就是相对高级的方向来评定,低价的他们有一个叫必比登名单,会针对人均在两、三百元以下(欧洲的标准是36欧元)的餐厅来评。

最后再次强调,米其林指南的初衷是给开车旅行的人编写哒,到现在来说就是打卡指南。所以本地人怎么看,他们大概真的不care。

反正只要有了指南,就一定会有人愿意去摘星。在纽约、伦敦、香港、上海摘过三星的我以切身体会来说,摘星就是一场冒险,也许会在某二星餐厅的后厨里笑,也会在某一星餐厅的大厅里“一言难尽”。

杭州的米其林指南来了,你会跟着去摘星吗?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