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份,我省外贸不仅继续保持同比增长,而且“涨得更快”:
合肥海关数据显示,4月,全省实现进出口总值770.9亿元,同比增长16.7%,较一季度提升3.6个百分点。受此带动,前4个月我省外贸整体增长达到14.1%,较一季度同比增速加快了1个百分点。
“超预期”,是这一数据公布后各方近乎一致的第一反应。
从数据中可以看出,外贸面临的复杂严峻外部形势,对企业订单的影响有所显现:前4个月,我省对美国进出口总值273.3亿元,同比下降4.4%;但4月当月,我省出口仍保持14.8%的增长。
超预期的增长,展现了韧性,也提振了信心。
汽车、笔记本电脑出口快速增长
近日,在黄山市瑞兴汽车电子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生产线正在高速运转,工人们忙着分拣、装配、包装……一批8000余个车顶灯质检合格后即将发往马来西亚。
该公司外贸经理周丽丽介绍:“近年来,东南亚汽车保有量持续增长,为汽车零配件市场创造了广阔空间。目前我们与多个东盟国家客户建立了长期经贸关系,一季度来自东盟市场的销售收入在公司外贸收入中占比70%。”就是这样,靠企业一笔一笔的订单,最终汇聚成外贸增长的数据曲线。
面对急剧变化的外部环境,外贸总体承受压力,但各行各业“体感”不同。瑞兴汽车电子有限公司仍然能不断拿到外贸订单,体现出安徽汽车产业链在全球市场上具备较强的竞争优势。
这种产业端的比较优势,是外贸韧性之源。4月份我省外贸超乎预期的增长速度,高技术产品出口一直保持强势增长是重要支撑。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机电产品出口占全省出口比重超七成,其中汽车、笔记本电脑和家用电器出口快速增长。具体来看,前4个月,我省机电产品出口1428.2亿元,同比增长18.8%,占全省出口总值的71.9%。其中,汽车(含底盘)、笔记本电脑、家用电器分别出口284.3亿元、145.6亿元、135.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3%、19.5%、13.4%。
高附加值的“安徽制造”正在加速出海,成为我省外贸增长的重要拉动力量,也是主要根由所在。
今年前4个月,全省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924.7亿元。其中,出口1986.8亿元,同比增长16.7%;进口937.9亿元,同比增长8.8%。
从位次上来看,前4个月,全省进出口总值分别排名中部第1位、全国第9位。进出口、出口、进口增速分别高出全国11.7个、9.2个、13个百分点,进出口增速居全国第7位、长三角第1位。
“广交会上有意向的客户来了”
最近,安徽亮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张志华忙着接待海外客户,“这一个月已经接待了六七拨海外客人”。
缘何这么忙?在张志华看来,与展会密切相关。
不久前落幕的第137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以下简称广交会)上,安徽亮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不仅将全品类照明产品带去参展,还将太阳能产品线和AI智慧照明整体化方案带到了现场。
“广交会上,我们推出的太阳能、教室照明系列,因契合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教育基础设施升级需求,现场直接成交订单680万美元,签约意向订单150万美元。”5月12日,张志华告诉记者,“最近,来的海外客人都是在广交会上有意向的客户。”
作为一家主营电光源、照明器具、电器开关的生产、销售、安装的企业,安徽亮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出口业务收入占公司营业收入比重超过九成。
“今年一季度公司出口额713万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8%左右。目前订单已经排到了5月底。”张志华说,“以往,出口美国的业务量占比约10%,但今年以来,我们将更多的目光投向了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当地客商也对我们的产品很感兴趣。”
面对复杂外部环境,像亮亮电子这样的民营企业识变应变、主动求变,在闯关突围中打开增长新空间,展现出适应市场的灵活性与创新能力。
“你看,这是我们针对中东市场研发的一款植物照明装备,通过24小时照明和营养液,就可以无土栽培植物,解决了当地土壤环境不足的短板。”张志华介绍,针对中东市场对高耐热性的需求,灯具外壳材质可快速切换为耐高温复合材料;而欧洲客户偏好极简设计,公司通过模块化组合实现快速定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更好满足全球客户的需求。
靠着过硬的产品、灵活的策略,越来越多的民营外贸企业正在朝着新的方向和目标努力。
合肥海关数据显示,前4个月,我省民营企业进出口1553.3亿元,同比增长17.7%,占全省进出口总值的53.1%。其中,出口1157.4亿元,同比增长17.2%,占全省出口总值的58.3%。
将目光投向新市场
“今年前4个月,公司实现外贸营收1.4亿元,其中印度、巴西、土耳其等新兴市场占比约27%,预计全年外贸出口将实现20%的增长。”安徽新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营销总监江小和说。
在我省,像新远科技这样的外贸企业很多,他们积极拓展新市场。
今年前4个月,我省对美国进出口273.3亿元,同比下降4.4%,但同期对欧盟、东盟进出口保持两位数增长。
具体来看,前4个月,欧盟为我省第一大贸易伙伴,与欧盟进出口383.9亿元,同比增长17.4%,占全省进出口总值的13.1%。东盟为我省第二大贸易伙伴,与东盟进出口379.2亿元,同比增长31.3%,占13%。
越来越多的外贸企业正通过拓市场、稳订单、提质量,以增强自身的确定性应对外部变化的不确定性。
安徽吉驰轮胎股份有限公司也将目光投向新市场。“天然橡胶是轮胎生产的主要原料,通过东盟自贸协定关税减让政策,原产自泰国的天然橡胶进口关税税率由7.5%降为零,有力地帮助我们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出口成品轮胎也可以通过办理东盟、RCEP等原产地证书享受关税优惠。”该公司负责人李子奥说,“原材料进口、成品出口两个环节都能有效降低成本,大大提升了产品在海外市场上的竞争力。按照目前订单情况来看,今年公司轮胎出口量预计将迎来显著增长。”
今年前4个月,我省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1579亿元,同比增长14.1%,占全省进出口总值的54%。对RCEP其他成员国进出口753.8亿元,同比增长22.8%,占25.8%。
本报记者 何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