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在农业生产中,有一道农民十分熟悉的工序叫做“墩苗”,即把苗用力向下墩一墩,让它吃土更深,扎根更实。小苗墩过之后,就可以在风中抗倒伏,就能够立得住。这个道理,用在干部成长上,也是同样的道理。
近日,一批年轻干部成为了热议的对象。他们的职业经历各不相同,但都有统一的“呼号”——河南“墩苗育苗”计划交流任职干部。作为全省选拔出来的“好苗苗”,他们将前往基层任职,到基层中去、到实践中去、到困难多的地方去、到大风大浪中去经风雨见世面,强健干事创业的筋骨,在最好的年华干出一番事业。
采访过的一位年轻扶贫干部曾说,自己没有驻村扶贫前,是“出了家门,进了校门,入了机关门”的“三门干部”。进了村后,从改旱厕、拆危桥、修操场,到带着乡亲们谋划产业、开网店,“洒下多少汗水,收获多少真情。你干多少事,乡亲都看在眼里,本领也长在自己身上。”三年多的扶贫经历让他在一个个具体问题中,从文书工作的一把好手,成长为手上有招数的实干家。
一个人能被提拔为干部,不一定“学而优则仕”,但在工作上至少都有高光表现。很多年轻干部通过招考方式进入机关单位,理论文凭没得说,但解决实际问题的真本领可能没那么扎实。因此,去往基层“墩一墩”就是非常必要的历练。
干部墩下去,才能真正感受到百姓生活的冷暖,才能从群众的角度思考问题,才能在情感上和群众贴得更近。
“墩”是一种辅助向下扎根的动作。一棵小苗要站得稳,必须在扎根时就墩得扎实;一名干部要想立得住,也离不开“墩”的历练。
对于成长中的年轻干部来说,“墩”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更不是一段过渡或者“镀金”,而是需要承受各种压力,在解决矛盾中茁壮成长。
基层工作的显著特点就是情况复杂、问题具体,什么事情都要实打实来,既不能推诿,也没处绕道。年轻干部也许刚走出“象牙塔”没几年,有理想有热情,有一肚子理论。但是能不能把理想化作现实,做好具体工作,解决好棘手问题,处理好尖锐矛盾,基层就是最好的试金石和练兵场。
成长不一定只有单一的方向,面朝大地,向着基层,在基层的广阔天地中“墩一墩”也是一种成长,而且是更有力量的成长,是未来肩挑重任的必经之路。(□于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