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是中华文化的经典著作,被无数文化学者奉为必修功课,其中,这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中国人更是耳熟能详。10月10日,著名道家文化学者陈鼓应作为天一文化讲坛第十二期嘉宾,在郑州图书馆对《老子》文本进行了重新解读,吸引了线上线下观众28万观众聆听观看。
讲座一开始,已是耄耋之年的陈鼓应先生娓娓道来自己早年间辗转中国台湾、美国等地求学任教的坎坷经历。他坦言自己也曾目睹战争带来的苦难,在困顿的日子里,老子“柔弱”、“进道若退”、“福祸相依”等言说赋予了陈鼓应先生在困境中生活与思索的动力。
《老子》传承两千余年,当中蕴含着深厚的普世价值。“‘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我的孙子刚会开口说话时,我太太就教他背诵《老子》。”陈鼓应先生说道,“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中国拥有着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应该让学生读一些经典,读诗词歌赋、读《老子》,这将会滋养孩子们的一生。”当前,陈鼓应专为中学生与初学者修订的《老子今注今译》已于今年出版,该书同时入选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
“大家请读第五十五章内容,这章有两个重要的概念,一是‘赤子’,二是‘和之至’。”陈鼓应先生带领着观众对《老子》部分章节逐字逐句的研读,“‘赤子’‘婴儿’等意象在《老子》中经常出现,这与尼采的精神三变有相通之处。”《悲剧哲学家尼采》是陈鼓应先生的第一本著作,“老子和尼采都用到了‘婴儿’‘赤子’等意象指代人类生命理想状态,一中一西,遥相呼应。”
如果说《悲剧哲学家尼采》奠定了陈鼓应先生的学术基础。那《庄子今注今译》则是其用力较深费时多年的心血之作。“老子的‘和之至’中隐含着三层意涵,与庄子提倡的‘天和’‘人和’‘心和’相通。”陈鼓应先生对于《老子》充满理性的解读启发了不少观众。“‘柔’字在《老子》中共有十一见,‘柔弱’是‘无为’的一种表述,是中华民族中坚韧的侧写。”
讲座的最后,陈鼓应先生提到《老子》第三十八章中的“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如今有不少学者会误将老子视为反伦理道德者,陈鼓应先生则不这么认为。在他看来,孔子与老子在仁爱、孝慈、忠信等伦理要目上有不少共通之处。老子的“道、德、仁、义、礼”其实是基于更宏阔的整体视野,需要人们辩证地去理解。
现场观众们在陈鼓应先生的带领下一同到老子、庄子、尼采等人的精神世界中遨游,两个小时转瞬即逝。陈鼓应先生也意犹未尽,他与观众们约定有机会再来郑州与大家交流分享。
链接:
陈鼓应,享誉国际的道家文化学者。他1935年出生于福建长汀,师从著名哲学家方东美、殷海光,曾执教于台湾大学和北京大学,被北京大学聘任为“人文讲席教授”,现为《道家文化研究》学刊主编。著有《悲剧哲学家尼采》《老子今注今译》《庄子今注今译》《道家的人文精神》《庄子人性论》《庄子解读》等十余部论著。(记者 温小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