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国际能源供应受到影响,欧洲天然气价格大幅波动。数据显示,近一个月以来,欧洲天然气价格风向标——TTF基准荷兰天然气期价一度涨至200欧元/兆瓦时上方,随后逐渐回落,但目前仍维持在超过100欧元/兆瓦时的高位。

由于欧洲能源供应面临不确定性,我国天然气价格也受到一定影响。3月25日,国内液化天然气(LNG)出厂价格指数为8204元/吨,较1月28日4545元/吨的价格上涨逾80%。在此情况下,部分企业的风险对冲需求不断增加。

我国天然气中上游企业经营面临考验

宝城期货金融研究所所长程小勇对期货日报记者表示,受国际天然气价格大幅上涨影响,国内天然气企业尤其是中上游企业可能会面临亏损。

“目前,我国天然气门站价呈现政府调控与市场化定价的特征。这意味着尽管中石油、中石化进口的天然气价格高企,但是销售定价受制于门站价,进口的LNG现货很大一部分进入长输管网,仍受‘基本门站价+最高上浮20%、下浮不限’的约束,这让相关企业很难转嫁成本。另外,下游气价也受政府调控,价格反应相对滞后,一些天然气使用企业很难有意识提前制定措施,对冲气价上涨带来的原材料成本上升风险。”程小勇认为,无论是上游开采和进口企业,还是下游用气企业,都有风险对冲的需求。

在中原期货化工品研究员邵亚男看来,我国LNG进口量2021年达到7900万吨,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上最大的LNG进口国,全球天然气供应偏紧格局显然将对我国产生深远影响。短期来看,我国宏观调控及时,保供措施到位,叠加长协量不断增加,天然气市场供需关系较为平衡。但长期来看,在国际现货成本过高的情况下,进口商必将减少现货进口,若东北亚市场价格与欧洲市场套利窗口进一步持续开启,国内天然气供应或面临考验。

记者发现,虽然近年来我国天然气储量和产量持续增加,但产量增速不及需求增速。2021年我国天然气产量为2052.6亿立方米,较2020年增长8.7%,较2019年增长18.5%;天然气表观消费量也快速上升至3670.6亿立方米,较去年和前年分别增长12.7%和21.1%。此外,我国天然气进口依赖度逐年提升并维持在40%以上。

业内呼吁加快推进天然气期货市场建设

在我国天然气进口依赖度较高,叠加国际天然气价格剧烈波动、天然气产业链相关企业风险管理需求增加的背景下,我国天然气现行定价机制亟待完善,并为产业企业提供更多的避险工具。

新湖期货副总经理李强对记者表示,天然气作为重要的清洁能源,在“减碳”过程中将发挥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天然气产业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也应加快推进天然气期货市场建设步伐。

期货日报记者注意到,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日前印发的《“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提出,要加快完善天然气市场顶层设计,构建有序竞争、高效保供的天然气市场体系,完善天然气交易平台。同时,完善原油期货市场,适时推动成品油、天然气等期货交易。

实际上,近年来我国天然气期货的上市也已提上日程。去年11月8日,上期所总经理王凤海在第十届中国国际石油贸易大会上透露,液化天然气期货已在当年8月正式获得证监会立项批复,正在加快推进上市工作。

那么,目前国内天然气期货的上市条件是否已经具备呢?业内人士告诉记者,随着我国天然气现货市场活跃度的大幅提高、市场规模逐渐壮大、参与主体更加多元,以及进出口通道、储运等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天然气期货上市的整体市场环境已基本具备。

“总的来看,虽然我国天然气现货市场仍需继续完善,但可以先推动已经完全实现市场化交易的天然气品种上市,来推动天然气现货市场基准价格的形成。”程小勇说,比如海上气、页岩气、LNG、2015年投产的进口管道气等,这些天然气期货品种都已经初步具备上市的条件。

此外,程小勇认为,从国内天然气产业链企业风险对冲需求来看,有必要加快推出天然气期货。目前来看,天然气进口到岸价高企,而国内天然气销售价格与进口价倒挂,包括“三桶油”在内的石化企业都出现了亏损,无法通过市场传导进口成本。在此背景下,如果能够上市天然气期货,国内相关产业企业可以进行风险对冲,规避天然气价格上涨带来的原材料成本攀升风险。

据记者了解,目前天然气定价机制相对完善的是欧洲和美国,且已经形成两大期货定价中心,主要包括美国的NYMEX的HenryHub天然气期货,欧洲ICE的英国天然气期货和TTF基准荷兰天然气期货。更具影响力、能够反映亚太地区天然气市场供需关系的基准价格亟待形成。

业内人士认为,可以预见,接下来我国天然气市场化改革将进一步深化,天然气期货及衍生品市场的发展也值得期待。

李强告诉记者,未来我国天然气期货上市,不仅能够丰富我国油气期货品种体系,为相关产业开展国际贸易活动提供“指示灯”,促进企业更好地管理风险并激发内生活力,从而助力我国天然气现货产业链稳定、供应链畅通;而且能够为国家部委、行业协会等制定政策提供重要参考,保障我国能源安全。长远来看,这也将有助于增强我国乃至亚太地区在全球天然气市场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