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本报讯(记者 杨美)国家发改委12月21日消息,针对近期国内生猪价格过快下跌等情况,近日国家发改委价格司组织召开视频会议,听取业内专家和部分市场机构意见,研究做好市场保供稳价工作。
专家认为,近期生猪价格出现过快下跌,主要是受猪肉消费较往年偏弱、年底生猪供应增加等因素影响。专家认为,当前国内生猪产能处于总体合理区间、不存在产能过剩情况,市场消费偏弱是暂时的,养殖户无需过度担忧。专家建议,养殖户合理安排生产经营节奏、不恐慌性出栏,保持生猪产能基本稳定;猪肉加工企业适当增加商业库存,扩大市场需求,共同促进生猪市场平稳运行。
国家发改委高度重视生猪市场保供稳价工作,将继续紧盯市场供需和价格动态,必要时采取收储等储备调节措施,促进生猪市场长期健康发展。
期货日报记者梳理发现,12月以来,国内生猪供应量明显增加,猪肉消费却“旺季不旺”,生猪价格整体出现快速回落。上甲数据显示,生猪现货价格自12月1日的21.97元/公斤降至21日的15.67元/公斤,跌幅达28.6%,目前已跌至今年6月初的价格水平。
面对快速下跌的猪价,农业农村部生猪产业监测预警首席专家王祖力近日发文表示:“此时此刻,有序出栏不慌乱,避免‘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而发生‘价格踩踏’,是确保市场价格稳定的重要保障。”他认为,明年春节后进入猪肉消费淡季,按照常年规律,猪价将会在2—5月份走低,生猪养殖甚至有可能陷入阶段性亏损。为防止养殖场户因恐慌情绪而集中出栏,进而发生“价格踩踏”,建议大家选择有序出栏,确保生猪市场价格稳定。
相关数据显示,10月19日至12月21日,河南地区生猪出栏均价从28560元/吨下降至15350元/吨,降幅达46.3%;同期,生猪期货主力2303合约结算价格从20880元/吨降至15790元/吨,降幅24.4%。多位受访人士告诉期货日报记者,在今年10月,生猪期货盘面价格已经反映出未来现货价格将下调的市场预期,近两个月来,生猪期货进一步充分发挥了价格发现的市场功能,价格波动也更为理性。
截至12月21日下午收盘,受当日国家发改委收储预期提振,生猪期货合约纷纷反弹。生猪期货主力2303合约上涨1.94%,收复16000元/吨关口;远月2305、2307合约分别上涨2.93%和0.99%,价格均在17500元/吨左右,高于当前生猪现货价格和主力合约价格,反映了市场对未来生猪市场供需的预期。分析人士建议,养殖企业和养殖户可以充分利用期货的价格发现功能,通过参考期货价格合理安排出栏,理性生产经营。
申银万国期货农产品高级分徐盛在接受期货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12月以来,生猪期货2301合约先行下跌,且在下跌过程中领先于现货价格出现下跌,同时2301合约的跌幅也大于2303合约及随后的远月合约。从保供稳价的角度看,生猪期货的价格发现功能可以及早提醒养殖企业和政府有关部门合理调节出栏节奏、及早制定相关的生猪收抛储及其他调控政策。
“目前生猪期货2307、2309和2311等远月合约升水于近月合约,表明当前市场价格的下跌属于阶段性行情,主要受防疫政策放松后消费暂时受到压制影响,预计随着时间的推移,后续猪肉消费有望出现复苏。与此同时,生猪远月合约价格在养殖成本线附近企稳,有效反映了市场对未来生猪市场供需的预期。”徐盛说。
广发期货发展研究中心总助何济生也表示,12月初疫情防控政策进一步优化调整后,各地人员对外出旅游和餐饮娱乐短期均采取了保守做法,即尽量减少人员聚集、尽量避开感染的第一波高峰期。受此影响,猪肉需求明显减弱,生猪期货2301和2303合约也跟随现货出现大幅下跌。但可以看到的是,生猪期货2307和2309合约表现相对坚挺,远近月价差的急剧拉大反映了投资者的理性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