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在“北京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新闻发布会——教育事业发展专场上,北京市委教育工委等有关部门对首都教育事业的发展成果进行了集中发布。据悉,经过近年来的发展,首都的教育事业从思想政治建设、助力教育公平、教师队伍建设等多个维度出发,已取得一系列成果。同时,北京市各级学校、各区县也在践行教育改革的基础路径上,不断完善现有的教育工作体制机制,提高首都的教育教学水平。从全国范围来看,目前北京市已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发展水平也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促进教育公平:小学、初中就近入学比例均超
教育作为民生大计,保障做好教育公平,增强教育普惠无疑是社会民众关注的热点。为做好这一工作,北京市持续聚焦“七有”要求和“五性”需求,不断完善“接诉即办”机制,两年来共解答教育问题8.7万余件。
据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委新闻发言人李奕介绍,在近五年时间里,北京市已累计增加学前教育学位23万个。“这一举措让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程度大幅提升,有效缓解了入园难、入园贵问题。”此外,北京市还通过不断扩充优质教育资源和规范入学办法,在“资源优质”和“机会优质”上同时发力,目前,北京市小学、初中的就近入学比例均达到99%以上。
而针对今年以来备受各界关注的“双减”工作,北京市也已给出自己的实施办法。具体来看,在校内,北京市各级学校正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优化教学方式,全面压减作业总量,提高作业质量,以此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在校外,北京市也已启动全面规范管理校外培训机构的相关工作,严肃查处校外培训机构不符合资质、管理混乱、借机敛财、虚假宣传、与学校勾连牟利等问题,保障学生和家长的权益。
深化教育改革:围绕考试招生、教师队伍建设等方向集中发力
站在建党百年的关键历史节点上,持续推进做好教育改革仍是首都教育事业的工作重心。在近些年的工作中,北京市在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上取得了重大进展。具体来看,北京市已组织实施新一轮中考改革,高考综合改革,并启用“校额到校”“市级统筹”“1+3”培养等招生培养方式,促进教育公平。
同时,为赶上高质量发展职业教育的快车,北京市的高端技术技能人才贯通培养项目、中高职衔接项目也接连发布,并有7所高职院校入选了国家高职教育“双高计划”,拓宽首都职业人才的培养通道。
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北京市研究制定和改进了师德师风建设的实施意见,拓展中小学教师来源,实施“名师名校长工程”,评选出了首批中小学特级校长。
东城区作为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先进地区、国家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拥有近30所百年老校,其区内基础教育的发展也恰是我国建党百年历程的见证和缩影。据东城区委教育工委书记刘藻介绍,东城区通过实施“学区制”改革,已经打出“学校深度联盟—新九年一贯—优质资源带—教育集团”一系列教育综合改革的“组合拳”。据悉,东城区内已形成47对教育深度联盟校、14所新增9年一贯制学校、8条优质教育资源带以及7个教育集团,并实现2万余人次优秀干部教师跨校交流轮岗,学区内优质教育资源的全覆盖。
值得注意的是,北京市还在持续统筹全市的优质教育资源,在城市副中心规划建设14所优质学校,目前,北京学校、黄城根小学分校等已开始招生。
高等教育持续发展:
在基础教育、高中教育和职业教育之外,首都的高等教育建设成果又是如何?北京商报记者在会上了解到,目前,北京市共有34所高校、162个学科进入了“双一流”建设名单,分别占到全国的25%和35%。同时,A+类的学科数量也占全国的44%。此外,北京市还遴选出100个“重点建设一流专业”,实施高水平人才交叉培养计划。
以北京建筑大学为例,自十八大以来,北建大形成了“北京味十足、建筑味十足”的办学特色,工程学入选ESI全球排名前1%;此外,北建大着力服务首都城市建设发展重大需求,与8个区、8个委办局、18个龙头企业开展战略合作,设立共建实验室5个。
为做好党史教育,庆祝建党百年的到来,北京市也正在以“钉钉子精神”打好高校党的政治建设攻坚战。据悉,北京市正推动构建大中小幼一体化的德育体系,组织名师专家打造了党史学习教育“可视化教材”。在此前推出的“名师大家讲党史”和“首都百万师生同上一堂党史课”等网络课程,实现了超过1200万次的观看量,并有282万人次参与学生“四史”学习知识竞赛。
李奕在接受采访时也进一步表示,在首都面向“十四五”高质量教育体系构建过程中,将持续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各级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针,坚持思想引领,以高质量的党建引领首都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这是首要任务,在这方面我们将牢牢把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作者:程铭劼 赵博宇)